- 鳥,鷹科,頭頂及喉部白色,嘴帶藍色,體上部褐色,微帶紫,兩翼黑褐色,腹部淡赤,尾尖分叉,四趾都有鉤爪,捕食蛇、鼠、蜥蜴、魚等(俗稱「老鷹」):~色(茶褐色)。紙~(風箏)。
英语 kite; Milvus species (various)
德语 Drachen, Papierdrachen (S),flitzen, fliegen, schnell sein (V),braun, teefarbig (Adj)
法语 Milvus
詳細字義
◎ 鳶
鳶 yuān
〈名〉
動物名。又名「老鷹」 [kite]。屬於鷹科的一種小型的鷹,有長而狹的翼,分叉很深的尾,薄弱的喙,兩足只適於攫取昆蟲和小爬行動物,也吃腐食爛肉,以善於在天上做優美持久的翱翔著稱
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南朝樑· 吳均《與朱元思書》
又如:鳶肩(指上聳似鳶的肩膀);鳶蹲(蹲伏如鳶。比喻懷才而貧困躓伏);鳶飛魚躍(比喻化育流行,萬物各得其所);鳶肩羔膝(聳肩屈膝。形容卑微的樣子);鳶肩鵠頸(聳肩伸頸。形容伏案冥思苦想之狀)
常用詞組
動物名。鷲鷹目猛禽類。嘴鉤曲,趾有鉤爪,強勁有力。全身呈褐色,尾形似魚尾。眼睛非常銳利,翼大擅長飛翔。捕食魚類、青蛙、鳥類等。俗稱為「老鷹」。
【唐韻】與專切【韻會】余專切【正韻】于權切,?音緣。【說文】鷙鳥也。【玉篇】鴟類也。【詩·大雅】鳶飛戾天。【爾雅·釋鳥】鳶鳥醜,其飛也翔。【疏】鳶,鴟也。鴟鳥之類,其飛也布翅翱翔。
又【禮·曲禮】前有塵埃,則載鳴鳶。【疏】鳶,鴟也。鳶鳴則將風,畫鴟於旌首而載之,衆見咸知以爲備也。
又風鳶。【唐書·田悅傳】臨洺將張伾,以紙爲風鳶,高百餘丈,爲書達馬燧營。【續博物志】今之紙鳶,引絲而上,令小兒張口望視,以洩內熱。
又木鳶。【韓非子·外儲説】墨子爲木鳶,三年而成。
又人名。【史記·穰侯傳】走魏將暴鳶。
又【韻會】或作䳒。【前漢·梅福傳】䳒鵲遭害,則仁鳥增逝。【說文】本作?,从鳥屰聲。【徐註】屰非聲,一本從
?,疑从雚省。今俗別作鳶,非。
鷙鳥也。从鳥屰聲。與專切〖注〗臣鉉等曰:屰非聲。一本从?,疑从雈省。今俗別作鳶,非是。
(?)鷙鳥也。此今之鶚字也。咢,說文作㖾。鶚,廣雅作〈㖾鳥〉。古音屰聲、㖾聲皆在五部。五各切。作鶚者,?變耳。自鷻至鷐九篆皆鷙鳥,獨於?鷂言之者,?鷂無他名則直謂鷙鳥而已矣。詩:匪鷻匪鳶。正義鳶作鶚。引孟康曰:鶚,大雕也。又引說文:?,鷙鳥也。是孔沖遠固知?卽鶚字。陸德明本乃作鳶,云以專反。今毛詩本因之。又以與專反改說文?字之音,誤之甚矣。鳶,夏小正作弋,與職切。俗作鳶,與專切。此猶鷕切以水,譌爲以沼耳。弋者,?也。非鶚也。从鳥屰聲。五各切。五部。
国际音标 juan˥ 唐代读音 iuɛn日语读音 TOBI TONBI韩语罗马 YEN现代韩语 연越南语 diều
客家话 [海陆腔] ren1 [客英字典] jen1 [台湾四县腔] jen1 [客语拼音字汇] yan1 [梅县腔] jan1 [宝安腔] jen1粤语 jyun1
近代音 影母 先天韻 平聲陽 元小空;中古音 喻以母 仙韻 平聲 沿小韻 與專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寒部 ;王力系统:餘母 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