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柳贯

[元代]
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传,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柳贯的诗文(155)

人物生平

柳贯(1270年~1342年),元代文学家。字道传,自号乌蜀山人,婺州浦江(今属兰溪横溪)人,先世居河东,宋建炎中柳贯七世祖柳铸始迁杭,再迁浦江乌蜀山(今兰溪横溪),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系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是元代“儒林四杰”之一,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柳贯并称“儒林四杰”。
据《元史列传第68·黄溍传》记载:“贯,字道传,……与溍及临川虞集、豫章揭傒斯齐名,人号为‘儒林四杰’。”
元大德4年(1300)察举为江山县教谕,数年后升迁为昌国州学正。延祐6年(1319)任国子助教,旋升博士。先后从学者数千人,业成而仕,后多知名,其中最为著名者当为宋濂、危素、王褘、戴良等。
泰定元年(1324)擢升为太常博士,凡朝廷大典,必酌以古今而论定,人皆服其精审。泰定3年(1326),出任江西儒学提举,秩满归乡杜门不出十余年,收徒授学,读书著述,沉潜于理学。
至正元年(1341),朝廷重用,起用为翰林院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至正二年(1342)11月初九病逝于京城大都(今北京)。
柳贯官仅止于五品,禄不超过千石。但在当时文坛上影响不小,他的诗写得古硬奇逸,意味隽永,受到广泛尊崇,有人称他是“文场之帅,士林之雄”。
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正是柳贯最得意的门生,宋濂曾这样记述柳贯的学问及自己与老师的关系:“(柳贯)读书博闻强记,自礼乐、兵刑、阴阳、律历、田乘、地志、字学、祖谱及老佛家书莫不通贯……濂虽不敏,受先生之教为深。”
柳贯著名的文集有《金石竹帛遗文》10卷、《近思录广辑》3卷、《字系》2卷、《柳待制文集》20卷、《待制集》、《字系》、《近思录广辑》、《金石竹帛遗文》传世。

柳贯的诗文

寒食日出访客始见杏花归而有赋

京华尘土春如梦,寒食清明花事动。偶赊佔毕数日閒,似释赪肩百金重。


今晨访客出城东,马上风来乱吹塕。秾桃靓李杳然空,山杏一梢红耸耸。


浮晖满树岂饶春,丽色迎人太矜宠。后皇赋命几何偏,早秀迟荣徒倥偬。


娇姿不并岁寒看,残香祇作篱根拥。物情如此乃自嗤,一官坐得三年冗。


乌腾兔走苦相催,老矣鬓丝今种种。紫凤怜渠短褐穿,白鸥负我归心勇。


故园梨雪想缤纷,月下有樽谁独捧。涓滴长令酹颗蓬,何用百家营守冢。


寄声为谢歌泥中,补兀吾犹完趾踵。

送马伯庸御史出使河陇

河湟陇坻天西壁,御史严行八十驿。风惊大卤幕初乾,雪重穹庐寒未释。


入关先见父老喜,出节始通氓隶逆。鲸鲵既戮海为清,蜂虿虽微尾含螫。


急宣圣德慰荒遐,尽洗民痍转疲剧。当今至尊御疆宇,坐朝法宫受图籍。


晖晖阳曜烛天垠,殷殷春雷行地脉。周公方宏治外规,汲黯岂负居中责。


固谓真儒识边琐,径烦拂士迂朝迹。可能高戴触邪冠,不使横飞征蜀檄。


君行万里从此始,人生百年俱有役。副藏待子马迁书,重赠惭余绕朝策。


归与空腹贮昆崙,从此南风谈禹画。

题瀛州仙会图

巨鳌骧首戴三山,海波不惊坤轴安。方壶员峤彼何境,灵气布濩非人间。


金银观阙势如翥,攒林珠树垂珊珊。榱题竦擢明河畔,阁道横截浮云端。


仙人来往羽卫备,或驾紫凤骖青鸾。《霓裳》法曲舞初破,执乐琼姬神采閒。


时容下界揽芗泽,却对连峰愁髻鬟。茅龙飞去杳无迹,乌踆兔走双跳丸。


蓬莱舟近风引却,却叹灵踪难重攀。是谁模写枕前梦,欲用镌凿区中顽。


神仙固多狡狯事,世儒论著存不删。贾生赋鵩语夫道,后有达者当大观。


忽然为人化异物,斯理几何堪控抟。仇池洞穴通小有,神清玉宇标孱颜。


彼皆因境示生悟,直启真源湔垢瘢。嗟余质薄迫世隘,轻举便拟凌飞翰。


披图惝恍纵玄览,托乘浮游窥九关。无穷八极冀一遇,返道遂与松乔班。


登年阅世要自致,何必辛苦成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