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梁潜

[明代]
(1366—1418)明江西泰和人,字用之。洪武末举人。以才荐,知四会县。后历阳江,阳春诸县,皆以廉能称。永乐元年召与修《太祖实录》。书成,擢修撰。又代郑赐为《永乐大典》总裁。十五年帝至北京,太子监国,留辅太子。寻有人诬太子擅宥罪人,牵连及潜。下狱被杀。有《泊庵集》。 梁潜的诗文(12)

人物生平

梁潜(1366-1418),字用之,江西泰和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丙子科举人。翌年任四川苍溪县训导,后被荐任四会知县。在任期间,爱护百姓,铲除积弊,崇尚宽厚政治,治理民政更为勤恳。稍有闲暇,就到学舍教授诸生学业。执政年余,百姓诚服,争讼平息。流徙在外的人纷纷回来,数以千计。
梁潜曾先后调任阳江和阳春知县,均有政绩。每任将要离去时,百姓都群出挽留,道路满塞,许多人流泪惜别。永乐元年(1403),召修《太祖实录》。书成之后,被提为翰林院修撰。不久,兼右春坊右赞善,代郑赐总纂《永乐大典》。明成祖巡视北京,屡派驿使召为随从,多有赞许。永乐十五年(1417),成祖再巡北京,由太子高炽监国,成祖亲自挑选杨士奇和梁潜为太子侍从。太子高炽送给潜诗一首:“侍从有嘉士,朝端斯得人。夙昔自卿至,接见言益亲。旦夕恣论纳,岂独词华新。仲冬风日暄,和气如阳春。湛湛樽中酒,欣然对良晨。”称赞梁潜不但文章清新,而且品德优良。
廷臣陈千户擅取民财,成祖下令贬谪交趾。数日后,太子念陈有军功,赦罪放回。皇帝知悉,非常震怒,立诛陈千户。此事牵连梁潜,也被捕下狱。由于无人替他辩白,终被处斩。
梁潜有著作《泊庵集》十六卷行世。

梁潜的诗文

秋阴

寒云将远空,叶落与飞鸿。


汉苑秦陵外,凄凉是此中。

瑞应诗

于惟圣皇,克对于天。灵承郊庙,弗懈益虔。弗懈益虔,神具歆止。


嘉符默贶,爰集多祉。神观巍巍,密迩郊祀。有冽者泉,其甘如醴。


峨峨皇陵,皇考是宫。有苍者松,甘露浓浓。皎皎晨暾,灼之弗晞。


肪疑玉缀,其甘如饴。布羃条柯,涵润岩谷。孰其降兹,惟皇考嘉告。


有冽者泉,澄深渊溁。酌之愈甘,挹之弗泞。有冽者泉,凝寒弗冱。


虹光上腾,下彻后土。峨峨神观,巍巍皇宫。祥飙庆云,郁乎冲冲。


孰酝孰酿,孰疏其源。坤后帝神,有开厥先。乃荐宗庙,乃锡廷臣。


乃命往视,填闉溢城。既瞻既骇,拜舞忻忻。惟帝神圣,灵贶斯甄。


帝念皇考,明禋精格。嘉祥之来,如响斯答。皇帝曰俞,兹非予力。


惟尔耆旧,靖恭乃职。皇帝曰俞,罔弛于度。尔尚相予,益勤以惧。


臣拜稽首,圣谟洋洋。用永兹休,以垂无疆。臣拜稽首,皇帝万岁。


永世无斁,万方来格。

河清诗

河流浑浑,肇自古昔。横亘万里,潢污霆激。触乎昆崙,踔乎龙门。


震掉奔腾,入乎无垠。惟皇圣明,百神效灵。汤汤蒲津,河流载清。


始视其流,混漾弗定。若矿在镕,五彩辉映。厥既清矣,静影浮空。


荣光上烛,煜乎溶溶。若挹而注,若涵而蓄。元气默融,太和潜漉。


纤滓弗滞,渊乎若澄。千峰倒浸,湛乎若凝。蒲津之堧,几数万里。


乌翔而回,鱼骇而逝。属时载旸,楫而咏之。祥飙庆云,荡潏无涯。


观者如堵,闻于京师。京师髦倪,鼓舞孩嬉。列章帝庭,帝弗矜异。


曰匪在兹,益惟寅畏。于惟河流,为地之纪。四渎之宗,五行之始。


在昔皇祖,戡定万邦。惟兹河流,骏发其祥。我皇继统,旧章是则。


河之清矣,如轨合辙。河之既清,万民以宁。万方毕来,物以阜成。


顾兹河流,念我皇德。东渐西被,始自家国。皇之弘化,功迈三五。


如彼河流,行地东注。河流浩浩,孰非皇仁。沦肌浃髓,品物皆春。


河流洋洋,皇帝寿考。于万亿年,为民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