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谌
[魏晋]
卢谌(284─351),字子谅,范阳涿(今属河北涿县)人,晋代文学家。曹魏司空卢毓曾孙。西晋卫尉卿卢珽之孙,尚书卢志长子。晋朝历任司空主簿、从事中郎、幽州别驾。后赵、冉魏时官至侍中、中书监。卢谌最初担任太尉椽。311年,洛阳失陷,随父北依刘琨,途中被刘粲所掳。312年,辗转归于姨父刘琨,受到青睐。318年,刘琨为匹磾所拘。期间,卢谌与刘琨以诗相互赠答,写有《答刘琨诗二首》《赠刘琨诗二十首》。350年,冉闵诛石氏、灭后赵,卢谌在冉魏任中书监,后在襄国遇害。时年67岁。卢谌为人清敏、才思敏捷,喜读老庄,又善于写文章。他著有《祭法》《庄子注》及文集十卷,其中有些诗篇流传至今。 ►
卢谌的诗文(101)
人物生平
卢谌清敏有才思,好老庄之学,文章写得很好。晋武帝选中他,准备让荥阳公主下嫁卢谌,拜为驸马都尉。还没来得及举办正式的婚礼,荥阳公主就死了。后来,州里举荐他为秀才,辟征为太尉掾。 永嘉五年(311),西晋京城洛阳被汉赵军攻陷。卢谌随父卢志逃离洛阳,前往北方投靠姨父并州刺史刘琨。他们走到阳邑时被汉赵刘粲抓获,将他及其家眷送往汉赵都城平阳。次年,刘粲趁刘琨外出收兵之际,攻占并州治所晋阳,刘粲以卢谌为参军留守晋阳。不久,刘琨在拓跋猗卢的军事协下夺回晋阳,刘粲败走,卢谌乘机出逃投奔移治阳曲的刘琨。卢谌一走,致使先前被扣留在平阳的卢谌父母、兄弟都惨遭到汉主刘聪的杀害。 建兴三年(315),刘琨升任司空,以卢谌为主簿,后转从事中郎。由于刘琨是卢谌的姨父,刘琨对他非常喜爱,也重视培养他的才干。 建兴四年(316),并州丢失,卢谌随刘琨前往蓟城,投靠鲜卑段部左贤王、幽州刺史段匹磾。匹磾与刘琨结拜(其实两人貌合而神离),又任用卢谌为幽州别驾。太兴元年(318),段匹磾以刘琨私通段末波为由,将其软禁在蓟城。刘琨自知已无生望,于是作《答卢谌》来激励卢谌,卢谌以《答刘琨诗》作答。然而卢谌并未体悟他的诗意,答诗只以普通之词酬和,于是刘琨又作《重赠卢谌》(此诗“托意非常,掳畅幽愤”)赠卢谌。五月,刘琨在蓟城被段匹磾杀害。 刘琨被害,致使原依附段匹磾士人寒心,纷纷弃段匹磾而去。由于当时前往南方到建康的道理阻绝,卢谌便与他的姑表兄弟崔悦等晋人率领刘琨余众向西前往辽西令支,投奔段末波,在那里奉刘琨之子广武世子刘群为主帅。由于朝廷一直没有为刘琨吊祭,到了321年段末波正式与东晋通使,卢谌、崔悦等刘琨旧僚于是上表为刘琨申诉冤情,托请前往建康的使者捎带表文递呈给朝廷。朝廷看到表文之内容论事真切、情意慷慨,于是同意为刘琨举哀,并赠官、加谥号。东晋又多次通过使者征召卢谌、崔悦等返回建康,但段末波爱惜人才,便以种种借口留住卢谌不肯放人,使他无法南下建康。末波死,其弟段牙继立,后段辽杀段牙继立。 咸康四年(338),后赵与慕容皝联手攻灭段国,段辽出逃。刘群、卢谌、崔悦封上府库,遣使降于后赵。卢谌在辽西漂泊流离将近二十年。之后,入仕后赵,先后任中书侍郎、国子祭酒和侍中等职。 永和五年(349),后赵皇帝石虎去世,诸子争位,国内大乱。同年石鉴即位,任命卢谌为中书监。 在石赵,卢谌等人虽官位显贵,却常常觉得在伪朝终归有辱名声。卢谌每每对他的儿子们说:“吾身没之后,但称晋司空从事中郎尔。”
家庭成员
曾祖父:卢毓,曹魏司空。 祖父:卢珽,曹魏泰山太守,西晋卫尉卿。 父:卢志,西晋尚书。 母:崔氏,崔林孙女,刘琨妻子崔氏的姐妹。 弟弟:卢谧、卢诜 卢偃,入仕慕容氏,官至营丘太守。 卢勖,卢谌被杀后,渡江南下归于东晋。 1.卢邈(卢偃之子),入仕慕容氏,官至范阳太守。 2.卢嘏(卢勖之子),因其子卢循起兵失败,被诛杀。 曾孙 1.卢玄(421-473)(卢邈之子),仕北魏,曾出使南朝宋。 2.卢溥(卢玄从祖兄),其祖父姓名不详,后燕永康末年作乱。 3.卢循(卢嘏之子),东晋末年与孙恩在吴会发起卢循孙恩之乱。 姨丈:刘琨,晋司空、并州刺史。 姨母(晋代当称从母):崔氏,刘琨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