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黎士弘

[清代]
黎士弘,字愧曾,长汀濯田陈屋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8)。14岁补博士弟子员,36岁中举人。清康熙元年(1662)任广信府推官,为政清廉,听断精明,六载审理十三县案件,释放无辜数百人,人们称赞他为“黎青天”。康熙三年,广信府属玉山县迭遭战乱,百姓离乡背井,士弘前往省问疾苦,招集流散各地百姓,垦田定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不到一年,百废俱兴,民气渐复。 黎士弘的诗文(22)

人物生平

康熙七年(1668),士弘任江西省永新县令。永新在崇山峻岭之中,交通阻塞,民生凋敝。士弘赴任后,明察暗访,尽除苛政,减征徭,理冤屈,让百姓安居乐业,发展生产;还兴办书院,定期召集文人雅士研讨诗文。任职3年,政通民和。离任之日,永新父老数百人,长途跋涉到抚军门前请愿,垦求挽留士弘。随后,建黎士弘生祠于县衙前。县令张士奇《展黎公祠》诗赞云:冰鉴输人鉴,前贤是后师。昌期凡九令,不朽独公奇。”
康熙十年春,士弘升巩昌、甘州司马,曾请抚军上奏,免除旧丁额征数百亩,减轻百姓负担。后升任常州知府,适逢吴三桂煽乱,边陲震惊,又提升为洮岷(今甘肃临洮县、岷县)副使,后留甘山道,因平定吴三桂战乱有功,又提升为布政司参政。
士弘还以诗文闻名,被徐世溥,钱谦益推崇为“海内名士”,冯之图称其为“汀南异人”。著作有《托素斋文集》10卷、《仁恕堂笔记》3卷、《理信存稿》3卷、《西陲闻见歌》等。
康熙十八年(1679),士弘辞官还乡,居住于汀城西门外,著述家中。家居18年,常赋诗作文,有文人雅士拜访,无不以诚相待,谆谆诱导。
康熙三十六年(1697),士弘病逝,终年80岁,葬于汀城东郊坑。

黎士弘的诗文

书来家弟遂已破贼大桥为志数语

南塘小儿弄兵戏,抹额红巾等山魅。夜切人肝作脯甘,对裂轻缯如破絮。


杀人不死还等闲,随上军门求补吏。山中日日报揭竿,百道军书勒簿尉。


簿尉何能令请行,牙兵几队趋山际。昨日书来珍重看,云已破贼数十辈。


留之不可诛不胜,细作爰书别党类。我闻此语心独欢,贤者宁不当如是。


呜呼作贼不死死者冤,民不作贼将徒然。

题于慧男集药地老人画帧

前年曾见壁上山,去年又看卷中树。道人丘壑自胸中,水水石石纷无数。


使见所梦忆所历,叹者得息迷者悟。青原山上山如簇,何岭何峰是其族。


我未入山见道人,欲向此山先礼足。譬如问鲭诣五侯,才过屠门已果腹。


春音居士殊高致,抗首风尘仙作吏。前身要是白社人,乘闲便入青原寺。


又乞五岳留真形,道人泼墨供游戏。我欲问君假齿图,沿溪处处咸相志。


他日入山或不迷,不止盘礴领其意。

寄倪闇公汪舟次两翰林

细数平交真尔尔,我记汪子与倪子。倪子恢奇磊落人,驱毫使墨如烟雨。


万卷读破龙威篇,廿年久贵长安纸,晚交汪子章江上,珠光剑气䁥相向。


我宰山县苦低眉,君临溪阁时微叹。三日两日走尺书,赖手清篇情肮脏。


契阔经年限南北,不见故人好颜色。前秋我始渡江归,一读除书屐齿折。


岂因王贡侈弹冠,祇爱枚贾车连辙。大液池头清似玉,圣人宏网收鸿鹄。


耐饥且索东方米,时清肯费景文烛。昌黎好在续长编,未要柳州书屡促。


忽忽怀今转念昔,天寒雪大酸风急。睛鹤久看沙苑飞,顾曲亭荒新燕入。


何不早贵十年前,见君并辔传呼曰。短章写就特寄君,知君执卷挑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