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谭献

[清代]
谭献(1832~1901),近代词人、学者。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谭献的词,内容多抒写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于强调"寄托",风格过于含蓄隐曲。但文词隽秀,琅琅可诵,尤以小令为长。著有《复堂类集》,包括文、诗、词、日记等。另有《复堂诗续》、《复堂文续》、《复堂日记补录》。词集《复堂词》,录词 104阕。 谭献的诗文(112)

作品一览

谭献的词,内容多抒写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于强调"寄托",风格过于含蓄隐曲。但文词隽秀,琅琅可诵,尤以小令为长。如〔青门引〕"人去阑干静"、〔蝶恋花〕"庭院深深人悄悄"以及〔临江仙〕《和子珍》、〔一萼红〕《吴山》等阕,有比较鲜明的形象,凄惋沉郁,是谭词中的佳作。著有《复堂类集》,包括文、诗、词、日记等。另有《复堂诗续》、《复堂文续》、《复堂日记补录》。词集《复堂词》,录词 104阕。今人陈乃乾编《清名家词》,全部辑录。他的词论,散见于文集、日记、《箧中词》及所评周济《词辨》中,由门人徐珂辑为《复堂词话》,有《词话丛编》本及人民文学出版社本。 ▲有用(2)没用(0)
本节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藏书故实

谭献治学勤苦,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学者。“读书日有程课,凡所论著,隐括于所为日记”(《清史稿·谭廷献传》)。二十五、六岁后,潜心经学,倾向今文学派,重微言大义。他的骈文,规仿六朝,高出时人,诗亦“优柔善入,恻然动人”(吴怀珍《复堂诗叙》)。但以词与词论的成就最突出。
谭献的论词主张,本于常州词派张惠言、周济,较周济"有寄托入,无寄托出"之论,更趋具体。他称赞常州派兴,"而比兴渐盛"(《复堂日记》),极力推尊词体。他认为,词“上之言志永言,次之志洁行芳,而后洋洋乎会于风雅”(《复堂词录序》),不应当视为“小道”;强调词要有“寄托”,自谓早年读词,即“喜寻其旨于人事,论作者之世,思作者之人”,提出“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同前)。他选清人词为《箧中词》今集6卷,续集4卷,“以比兴为本,庶几大廓门庭,高其墙宇”(《复堂日记》),并详著其流别;又曾评点周济《词辨》,皆意在阐发自己的论词主张,影响甚大。叶恭绰说他“开近三十年之风尚”(《广箧中词》)。

文学成就

谭献的诗文

齐天乐 许迈孙贲梦盦填词图

琐窗朱户寻消息,明蟾与花俱瘦。病榻玄谈,柔乡影事,曾付青春消受。


微波似旧。问前度通辞,个侬知否。老却夫容,晚鸳独自恋珍偶。


轻飔罢吹暗牖。曲终人乍去,离绪拖逗。远水长东,残云渐暝,笛里情浓如酒。


闲吟醉后。只烟外迷离,故园杨柳。便不相思,队欢何处有。

丑奴儿慢

晴云做暖,如睡寒山初醒。尚留得婆娑衰柳,忍记青青。


几点芦花,误看飞絮化浮萍。霜林深处,残红未了,一样飘零。


浅水渺茫,画船归后,箫鼓都停。问吹笛、楼头人去,记否丁宁。


省识春风,踏歌扶醉上湖亭。而今依旧,青衫中酒,落照西泠。

小重山 用定山堂韵题顾横波小像

人与江山并是柔。六朝新乐府,梦前游。玉梅花下月如钩。


扶香影,幽绪上眉头。


柳下白门秋。几番欢笑罢,几番愁。内家梳裹倚风流。


尚书老,怊怅旧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