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刘景晨

[近现代]
1881-1960.8,字贞晦,号冠三、潜庐、梅隐、梅屋先生等。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早年就读京师学堂,曾执教于温州府学堂(温州中学)。民国初年,被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候补议员。1923年拒曹锟贿选,毅然偕同沈钧儒、陈叔通等南下。在上海结交刘放园、李佩秋、陈石遗、徐悲鸿、张红薇、郑曼青诸诗画名家。善诗文书画金石,绘画尤长梅花。有西泠印社影印发行《贞晦印存》、《贞晦题画绝句》传世。另著有《题画梅百绝》、《古遗爱传抄》、《贞晦诗集》等。 刘景晨的诗文(7)

个人简介

刘景晨能顺应时代的要求而不断进步,他毅然拒绝曹锟贿选,在永嘉县城闹米风潮中仗义执言,出席叶芳将军决定温州和平起义的会议并慷慨陈辞,“冷眼总能明黑白”,“风骨眣眣晚更坚”,不愧为有抱负、重气节的一代文化人。
同时,刘景晨又是二十世纪浙南教育学术事业的有功之臣。他早年投身新式教育活动,参与筹建温处学务分处;民国初年缙云知事任上关注新学制工作;抗战胜利后为捐充城区小学教育基金举办书画义卖。尤其是弘扬永嘉学派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在乡邦文献整理和文物保护方面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饮誉学界的《敬乡楼丛书》,一至四辑内有三辑即由他经手校点行世;孙诒让参纂的光绪《永嘉县志》,是他倡议补刻;不负众望的永嘉区征辑乡先哲遗著委员会是他率先发起;而抗日战争后期开办的永嘉县修志局,他身为总纂,苦心孤诣,奔走操劳,尽管“遭寇迁徙,遂无成业”,但精神长存天壤之间。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以古稀之年出山主持温州市文物管理工作,业绩昭彰,同样令人肃然起敬。

刘景晨的诗文

好事近·冒雨访杜隐园居士,舟中有作

春雨冷凝烟,烟罨万山春色。闲倚画船遥睇,见菜畦新碧。


人家橘柚远中村,不辨故人宅。但向老佣频讯,到了应逢得。

贺新凉·戊寅七月,题《海鹤图》,为许达夫六十寿

皓鹤凌沧海。渺予怀、风波无际,羽毛无改。宜似幽人栖尘外,俯视峥嵘嵩岱。


正杖履、萧然何碍。燕笑莺啼纷过眼,问春韶、几日能相贷。


鹰且鸷,复安在。


归飞我亦甘闲废。太匆匆、髯都缕雪,酒还浇块。却遣鸥盟重携手,聚散江湖卅载。


倘白发、澄清可待。好为君歌难老句,又奈何、牵杂新亭慨。


君莫笑,故狂态。

贺新凉·戊寅四月,夏瞿禅避兵瞿溪,主人为治舍而覆燕巢。瞿禅赋此调见示,感而和之

院落春时节。怪无端、书巢旋定。羽巢旋夺。终是多情呢喃燕,那诉香泥摧裂。


但主客、丁宁将别。十载高栖双凤稳,蓦风风、雨雨还危绝。


成毁事,付天决。


层愁叠怨都休说。莽江南、乌衣晚照,六朝消歇。拍手楼台重金粉,一夕雷奔电掣。


更万柳、西湖水咽。仓卒无依人间恨,待结邻、相守归来日。


新尔垒,允逢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