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采泉
[近现代]
周采泉(1911-1999),原名周湜,笔名是水、稀翁,室名学老斋,浙江省宁波市鄞县(现称鄞州区)人。主要作品:《杜集书录》、《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为秦楚间写本说》、《金缕百咏》(澳门九九学社1997年出版)、《柳如是杂论》(1986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柳如是别传新证》、《百辛剩墨》(1949年辑印)、《周采泉词剩》、《文史博议》(1986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蒋瑞藻的事迹和贡献》、《李长祥年谱》、《曹天风其人其诗》、《老学斋文史论丛》、《学老斋全集》等。 ►
周采泉的诗文(31)
人物生平
周采泉(1911-1999),原名周湜,笔名是水、稀翁,室名学老斋,浙江省宁波市鄞县(现称鄞州区)人。一生勤于耕耘,著作等身,也撰写了不少对联留存于世。联联切人切事,语语精光四射。杭州大学教授,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中国当代诗词、楹联大家,文史学家。新中国成立前,在上海工商界任秘书、协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著名学者、浙江图书馆馆长张宗祥汲引,入杭州大学(今浙大西溪校区)图书馆任职,兼杭州大学教授,担任古籍编目工作及中文系汉语大词典编辑。1985年被聘为浙江省文史馆特约馆员。于诗词界为大家,曾按张伯驹同一韵,作小秦王100首,乃奇才也。一生勤于耕耘,擅长诗词、楹联,著作等身。编著《杜集书录》,汇集历代研究杜甫著作的综合性书目1200余种,颇具参考价值。1999年在杭州逝世,享年88岁。有《杜集书录》(上、下册,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为秦楚间写本说》、《金缕百咏》(澳门九九学社1997年出版)、《柳如是杂论》(1986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柳如是别传新证》、《百辛剩墨》(1949年辑印)、《周采泉词剩》、《文史博议》(1986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蒋瑞藻的事迹和贡献》、《李长祥年谱》、《曹天风其人其诗》、《老学斋文史论丛》、《学老斋全集》等多种著作行世。与金敏点校《名山藏副本》。
周采泉的诗文
题成都武侯祠谨步工部谒先主庙韵
异代声同喙,千秋只一人。宽严由法纪,和战展经纶。
顾命师兼相,饬躬老称臣。南阳难再隐,北伐萃千辛。
志复炎刘业,其如国祚屯。三分延季汉,六出向殽秦。
表奏箴言切,驿因筹笔神。云飘丹凤羽,风动石鲸鳞。
天府桑麻沃,巴山草木春。闷宫终不改,琬琰护常新。
霸业随身尽,兴亡屈指频。姓名垂宇宙,血胤殁沙尘。
北地英灵在,惠陵謦欬。吟成梁甫后,家与浣花邻。
早定隆中策,长辞渭水溽。未能酬壮志,泪洒少陵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