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李颀

[唐代]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李颀的诗文(133)

介绍

  
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长期居住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一度任新乡县尉,不久去官。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有时来往于洛阳、长安之间。他的交游很广泛,与盛唐时一些著名




等,都有诗什往还。他还喜欢炼丹修道,王维有诗相赠说:“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赠李颀》),约在天宝末去世。

诗歌成就

  足以表现他的
歌成就的大致有这样四个方面:
  如《古意》、《古从军行》,以豪迈的语调写塞外的景象,揭露封建帝王开边黩武的罪恶,情调悲凉沉郁。
  如《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听安万善吹觱篥歌》,记述的是当时自西域传入的新声,可以看出唐朝文化艺术的多方面发展。
  有《送陈章甫》、《别梁锽》、《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赠
》等,着力描叙一些不得施展怀抱的,有才能的人物。诗中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发展了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
  殷璠称之为"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也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河岳英灵集》),但有浓厚的消极思想,不能代表其主要成就。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

李颀的诗文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别梁锽

梁生倜傥心不羁,途穷气盖长安儿。回头转眄似雕鹗,


有志飞鸣人岂知。虽云四十无禄位,曾与大军掌书记。


抗辞请刃诛部曲,作色论兵犯二帅。一言不合龙额侯,


击剑拂衣从此弃。朝朝饮酒黄公垆,脱帽露顶争叫呼。


庭中犊鼻昔尝挂,怀里琅玕今在无。时人见子多落魄,


共笑狂歌非远图。忽然遣跃紫骝马,还是昂藏一丈夫。


洛阳城头晓霜白,层冰峨峨满川泽。但闻行路吟新诗,


不叹举家无担石。莫言贫贱长可欺,覆篑成山当有时。


莫言富贵长可托,木槿朝看暮还落。不见古时塞上翁,


倚伏由来任天作。去去沧波勿复陈,五湖三江愁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