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白玉蟾

[宋代]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的诗文(662)

人物生平

十二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且长于书画。遂笃志玄学,别家遍访名师,苦志修炼,参游各地,於惠州得遇泥丸真人,扔归罗浮,授以金丹火候之法,后居广东省海丰县莲花山得道,称为琼绾紫清真人。
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陈楠逝后,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力于传播丹道。
白玉蟾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其哲学引儒家理学入道,丹法道儒结合。
白玉蟾不仅对道学或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倾拜得五体投地,塑朱熹遗像,并给予以极高的评价:
皇极坠地,公归于天,武夷松竹,落日呜蝉。 ——《诲琼玉蟾先生文集》卷六议朱文公赞》
而且,他的《无极图说》,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交相辉映,他的著作中不仅吸收了很多程颢、陆九渊理学的思想和语汇,如“万法从心生,心心即是法”(《海琼白真人语录》卷四),“至道在心,即心是道,六根内外,一般风光”(同上,卷三《东楼小参》);而且,同样吸收了大量理学家的思想资料和语汇,如“知止"、“道心”、“气"、“精气”等等。众所周知苏轼思想受老庄哲学、道家养生影响非常大,白玉蟾也深受苏轼影响并把苏轼当成本家。白玉蟾祖师诗文之中常称苏东坡为“坡仙”,可为了解苏轼者也。

白玉蟾的诗文

青华吟

罗浮山中春昼长,风吹兰花满面香。


博山香断一欹枕,飞神直到玉帝旁。


火铃将军同直舍,忽觉羽衣惊羽驾。


三千神女笑回眸,整裾端简龙墀下。


奏言臣昔因饕酒,醉堕红尘如此久。


袖藏一卷玉雷书,进前再拜重稽首。


今朝天开九虎关,乃将见帝玉鍊颜。


令臣奏毕速回首,下界一去思帝难。


此时侍仙小黄散,手执金书贴玉版。


精神缥缈素光中,不觉琼文照心眼。


於中最妙何所言,青霞命下龙台昏。


脚拨南辰开地脉,掌翻北斗透天门。


香烟未灭乌云走,风驱火猪逐铁狗。


紫童飞出碧霄中,剑光只见雷声吼。


梦回无人可与言,一啸天地阴晴分。

赠琴客陆元章

手持一枚寒水晶,十指击戛如玉鸣。


曲弹白雪阳春调,调有高山流水声。


松梢鹤唳恰夜半,寒烟寂寂风泠泠。


纸衾瓦枕冷如水,展转无梦睡不成。


起来搔首抚一阕,吟罢满山秋月明。

凤箫阁翫月四首

一醉高寒清到骨,四无尘滓月当空。


光芒万里今犹昔,牢落十年西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