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王象春

[明代]
王象春(1578~1632)明末诗人。原名王象巽,字季木,号虞求,别号山昔湖居士,新城(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人,清初文学家王士祯从祖。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终因刚直而免官归田。象春才气奔轶,诗宗前后七子,诗文结集为《齐音》(亦题《济南百咏》)、《问山亭集》。 王象春的诗文(4)

生平

  新城王氏为官僚世家。曾祖王麟,赠官光禄大夫、兵部尚书。祖父王重光,官太仆少卿,户部员外郎。父王之猷,历任淮扬兵备道、浙江按察使。王象春之兄王象晋,即清代著名

之祖,官至浙江布政使。全家五世皆为进士出身。
  王象春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中进士第二,和
同年,一为榜眼,一为探花。万历四十年(1612)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因另一同考官被揭发舞弊,使王象春遭受牵连,经刑部追查审理,历时两年,方弄清事实。王象春饱受精神折磨与迫害,只得告病回原籍新城。万历四十三年(1615),故乡灾乱不宁,于是变卖田产出走。先至沂蒙、徐州等地,又北返兖州。次年来济南,在大明湖南岸的百花洲上购得明“后七子”之一
的旧居为家,又筑“问山亭”以自娱。自此徜徉于济南的湖光山色中,脱离世俗。写有《齐音》(又称《济南百咏》)107首,对济南的山、水、湖、泉题咏殆遍。每首诗后附有注释,以抒诗中不尽之意。该书内容丰富,涉及济南名胜古迹、节令时俗、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当时人称:“况历(指历城)旧无专志,今百咏所载,千秋之作备矣。”

文学创作

  王象春家居时,曾寓居济南大明湖南侧,在百花洲筑问山亭,徜徉于济南湖光山色之中,以山水自娱,写有《齐音》(亦称《济南百咏》)百首,对济南山水湖泉题咏殆遍。如《大明湖》:
  万派千波竟一门,冈峦回合紫云屯。
  莲花水底危城出,略似镂金翡翠盆。
  生动地描写出明湖山水相形的阔大境界和城映水底、缤纷荟萃的秀美景致。然而,王象春
并非只是咏写自然景致,其题咏古迹的《书项王庙壁》一诗,则抑扬楚汉,直抒己见: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关又纵阿房炬。
  汉王真龙项王虎。玉块三提王不语。
  鼎上杯羹弃翁姥,项王真龙汉王鼠。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象春以诗名于万历间。其山水诗,生动活泼,清新自然,读罢回味无穷。

王象春的诗文

书项王庙壁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关又纵阿房炬,汉王真龙项王虎。


玉玦三提王不语,鼎上杯羹弃翁姥,项王真龙汉王鼠。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分类标签: 写人 咏史怀古

昭君

朔气茫茫接虏尘,琵琶弹出汉宫春。


未央令夜催歌舞,犹恐君王忆远人。

古意

绮窗寂莫对花开,闲看残花点碧苔。


花到长门原易落,不干风雨夜重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