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徐祯卿

[明代]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的诗文(198)

诗学思想

生平

  
天性聪颖,少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 在文学流派上,与

、康海、王九思、

并成为“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
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
《艺苑卮言》内引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书法亦是一绝,王世贞称: “待诏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少年草师
,行笔仿苏(轼)、黄(庭坚)、米(芾)及《集王书圣教序》晚岁取《集王书圣教序》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一家。”
  徐祯卿著有《迪功集》、《迪功外集》、以及文学批判著作《谈艺录》。
  徐祯卿16岁著《新倩集》。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
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士,因貌丑,不得入翰林,改授大理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文学成就

  “吴中四才子”中,


三人,以画或书法蜚声于世,独

歌名满士林。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早期诗作近

风格,及第后受

、迪贡等影响,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参与文学复古运动,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为李梦阳、何景明、
、康海、王九思、
)。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清人
编选《明诗别裁集》,四才子诗,只收录徐祯卿和文征明两人,文征明仅录两首,而徐祯卿诗竟辑录二十三首之多。他为前七子之一,声誉仅次于李(梦阳)、何(景明)。《明诗综》在比较徐与李、何诗歌时曰:“李气雄,何才逸,徐情深”,一语中的地指出徐祯卿诗歌的基本特征——“情深”。他虽然与李梦阳同调,但中原习气未深,江左流风犹存,吴中派清丽秀逸的风格仍有保留,较前七子其余各家诗作更有自身特点。《明史》用“熔炼精警”四字概括其诗风格。他长于七言近体,绝句尤精,清词逸格,情韵隽永。
  徐祯卿所撰诗话《谈艺录》,颇多精辟警策见解,在明代诗话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话史中都是屈指可数的精品。且不说前后七子及其追随者们对此备加推崇,就连以反复古自命的

徐祯卿的诗文

人日柬李员外出陪郊祀

咫尺东曹彦,相思隔暮云。仙源怀独往,青鸟信难闻。


斋馆逢人日,天行望羽军。圣朝郊礼秘,应待长卿文。

将进酒

将进酒,乘大白。砗磲为罂锦作羃,燕京杜康字琥珀。


朱缗三千酒一石,君呼六博我当掷。盘中好采颜如花,鸳鸯分翅真可誇。


壶边小姬拔汉帜,壮士失色从喧哗。拉君髯,劝君酒,人间得失那复有。


男儿运命未亨嘉,张良空槌博浪沙。秦皇按剑搜草泽,竖子来为下邳客。


一朝崛起佐沛公,身骑苍龙被赤舄。灭秦蹙项在掌间,始知桥边老人是黄石。


狂风吹沙黑涨天,天山雪片落酒筵。锦屏绣幕不觉煖,齐讴赵舞绕膝前。


人生遇酒且快饮,当场为乐须少年,何用窘束坐自煎。


阳春岂发断蓬草,白日不照黄垆泉。君不见刘伶好酒无日醒,幕天席地身冥冥。


其妻劝止之,举觞向天白,妇人之言不足听。又不见汉朝公孙称钜公,脱粟不舂为固穷。


规行矩步自衒世,不若为虱处裈中。丈夫所贵岂穷苦,千载倜傥流英风。


人言徐卿是痴儿,袖中吴钩何用为。长安市上歌击筑,坐客知谁高渐离。


我醉且倒黄金罍,世人笑我餔糟而扬醨。吁嗟屈原何清,渔父何卑,鲁连乃蹈东海死。


梅福脱帽青门枝,明朝走马报雠去,襄子桥边人岂知。

闻庭实上计不与怅然有怀

轺车十月四方来,奈尔辞天独未回。远在荆南淹蜀盗,祇从极北望燕台。


子山涕泪秋难尽,杜甫干戈老更催。牢落梅花江阁迥,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