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徐祯卿

[明代]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的诗文(198)

诗学思想

生平

  
天性聪颖,少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 在文学流派上,与

、康海、王九思、

并成为“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
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
《艺苑卮言》内引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书法亦是一绝,王世贞称: “待诏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少年草师
,行笔仿苏(轼)、黄(庭坚)、米(芾)及《集王书圣教序》晚岁取《集王书圣教序》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一家。”
  徐祯卿著有《迪功集》、《迪功外集》、以及文学批判著作《谈艺录》。
  徐祯卿16岁著《新倩集》。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
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士,因貌丑,不得入翰林,改授大理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文学成就

  “吴中四才子”中,


三人,以画或书法蜚声于世,独

歌名满士林。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早期诗作近

风格,及第后受

、迪贡等影响,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参与文学复古运动,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为李梦阳、何景明、
、康海、王九思、
)。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清人
编选《明诗别裁集》,四才子诗,只收录徐祯卿和文征明两人,文征明仅录两首,而徐祯卿诗竟辑录二十三首之多。他为前七子之一,声誉仅次于李(梦阳)、何(景明)。《明诗综》在比较徐与李、何诗歌时曰:“李气雄,何才逸,徐情深”,一语中的地指出徐祯卿诗歌的基本特征——“情深”。他虽然与李梦阳同调,但中原习气未深,江左流风犹存,吴中派清丽秀逸的风格仍有保留,较前七子其余各家诗作更有自身特点。《明史》用“熔炼精警”四字概括其诗风格。他长于七言近体,绝句尤精,清词逸格,情韵隽永。
  徐祯卿所撰诗话《谈艺录》,颇多精辟警策见解,在明代诗话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话史中都是屈指可数的精品。且不说前后七子及其追随者们对此备加推崇,就连以反复古自命的

徐祯卿的诗文

酬李员外赠古镜歌

关西故人惜我别,赠我古镜光如雪。感君意气特相许,爰披肝胆照清彻。


荡日摩空恍虚映,奥室青瞳闪宵晢。妙质精凝水土深,丹烟碧雾生华缬。


圜铭髣髴不可读,蚓屈虫蠕细纠结。腰间锦囊故所佩,请脱绳丝置扃鐍。


当令明月入我怀,精光夜夜随虹霓。故人卓荦信才杰,苍铓炯炯岂相劣。


嗟予蓬秽何所似,对此不觉心内热。湘江溟洞入无滓,衡岳凌空郁岑巀。


山行应使魈魅逃,水宿能令蛟怪灭。古物由来孕神秀,灵光不让三尺铁。


怜君至宝不自惜,何以报之嗟菲蔑。护藏但使镜莫缺,与君交情世不绝。

送边子出刺卫辉五首 其一

平生欢爱日,履坦昧前艰。及尔严霜集,方知末路难。


畴昔同栖翮,毛羽各摧残。顾影惟尔我,戚戚伤心肝。

谒严子陵祠

言访羊裘隐,荒台迹宛然。岩崖祠屋缀,天汉客星悬。


伊昔风云感,丘园束帛戋。神龙不可系,造化独深全。


去矣孤踪邈,怀哉大泽偏。钓竿何袅袅,石濑故溅溅。


郡以高名著,山依汗简传。馀风犹激懦,圣代更招贤。


圭组谁怜辱,襟期本尚玄。终焉赴空谷,寤寐白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