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大全

张瑰

[宋代]
(1004—1073)滁州全椒人,字唐公。张洎孙。仁宗天圣二年进士。除秘阁校理。历两浙转运使,知颍州、扬州,即拜淮南转运使。入修起居注、知制诰。因草故相刘沆赠官制用贬词,出知黄州。英宗时进左谏议大夫、翰林侍读学士,复坐事出知濠州,历数州。当官遇事辄言,触忤势要,至屡黜,终不悔。 张瑰的诗文

宋景瞻

[宋代]
宋景瞻,神宗元丰三年(一○八○)为泾县令。事见清嘉庆《泾县志》卷一三。 宋景瞻的诗文

马先觉

[宋代]
平江昆山人,字少伊,号得闲居士。孝宗乾道初进士。累官工部架阁。工诗。有《惭笔集》。 马先觉的诗文

文德嵩

[宋代]
文德嵩,涪城(今四川三台)人。隐居五城山,太祖时曾出仕(《舆地纪胜》卷一五四)。 文德嵩的诗文

释志璿

[宋代]
释志璿,俗姓陈,南粤人。住潭州云峰寺,称祖灯志璿禅师。为青原下十三世,法云善本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八、《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今录偈五首。 释志璿的诗文

梁该

[宋代]
梁该,字如佳,号石峰,东莞(今属广东)人。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知醴陵县,通判钦州。民国《东莞县志》卷五四有传。 梁该的诗文

赵衮

[宋代]
赵衮,字良弼(《宋诗拾遗》卷三),一作希甫(《宋诗纪事》卷二一)。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知广安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六),以殿中丞致仕,归隐嘉禾(《宋诗拾遗》卷三)。 赵衮的诗文

邵君美

[宋代]
邵君美,湘阴(今属湖南)人。理宗景定元年(一二六○)曾作诗颂本邑知县德政。事见《赵侯保民惠政纪实诗》序。今录诗十五首。 邵君美的诗文

罗登

[宋代]
罗登,约神宗时人(《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六)。 罗登的诗文

李垂

[宋代]
(965—1033)宋博州聊城人,字舜工。真宗咸平间进士。累迁著作郎、馆阁校理,上《导河形胜书》,欲复九河故道,为时论所重。因不附丁谓,罢知亳州,迁颍、晋、绛三州。仁宗明道中还朝,欲用为知制诰,因不愿私谒宰相而出知均州。 李垂的诗文

莫洞观

[宋代]
莫洞观,道士,容州(今广西容县)人,居罗浮石洞(《罗浮志》卷四)。 莫洞观的诗文

章凭

[宋代]
章凭,哲宗绍圣三年(一○九六)通判台州。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一○。今录诗五首。 章凭的诗文

鲁某

[宋代]
鲁某,名不详,仁宗皇祐中官殿中丞(《舆地纪胜》卷一五四),今录诗二首。 鲁某的诗文

吕之鹏

[宋代]
吕之鹏,密县(今河南新密)人。宁宗嘉定时人(《浩然斋雅谈》卷中)。 吕之鹏的诗文

刘公度

[宋代]
刘公度,徽宗政和中为武节大夫、康州刺史(《灵岩志》卷三)。入内,直睿心殿,管勾玉清和阳宫(《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六引石刻)。 刘公度的诗文

刘夔

[宋代]
建州崇安人,字道元。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历知陕州、广州,皆有廉名。河北大水,民多流入京东,夔以给事中、枢密直学士知郓州,发廪赈饥,赖以全活者甚众。累官工部侍郎,知福州、建州,以户部侍郎致仕。英宗即位,迁吏部。卒年八十三。有《晋书指掌》、《武夷山记》。 刘夔的诗文

高翔

[宋代]
高翔,天台(今属浙江)人(《书画汇考》卷三九)。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曾建言以御阵与新阵法相兼教阅,从之(《宋史》卷一九五《兵志九》)。 高翔的诗文

薛师董

[宋代]
薛师董,字子舒,号敬亭,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师石弟。据师石诗知师董曾为华亭船官,后游幕金陵,在金陵时与苏泂有唱和。今录诗十一首。 薛师董的诗文

林诰

[宋代]
林诰,字君然,长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后知南剑州。事见清同治《长乐县志》卷一一上。 林诰的诗文

梁泰来

[宋代]
梁泰来,字伯大,号菊平子,丽水(今属浙江)人,居宣平龟山。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授宁海尉。宋亡,隐居不仕。有《菊平小稿》,已佚。事见民国《宣平县志》卷一二《菊平子梁伯大传》。今录诗二首。 梁泰来的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