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甘苦

成语名字:

不知甘苦

成语发音:

bù zhī gān kǔ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ㄅㄨˋ ㄓ ㄍㄢ ㄎㄨˇ

解释 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出处 春秋 鲁 墨翟《墨子 非攻上》:“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

例子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3回:“少年正待开口,却被老头子抢着说了一遍,无非是怪少年不知甘苦,不会弄钱的一派话。”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不知苦与甜。

感情 不知甘苦是中性词。

近义 麻木不仁

反义饱经风霜

英语 be ignorant of the sweets and bitters of life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bù zhī gān kǔ
【简拼】:bzgk
【解释】: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出处】:《墨子•非攻上》:“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之辨矣。”
【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3回:“少年正待开口,却被老头子抢着说了一遍,无非是怪少年~,不会弄钱的一派话。”
【近义词】:麻木不仁
【反义词】:饱经风霜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不知苦与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