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筒

词典解释: bì tǒng 1.见"碧筩杯"。 2.指荷叶柄。 3.用荷叶柄制的吸烟用具。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0674页 第7卷 1072

词典名字:

碧筒

词典发音:

bì tǒng

国语辞典
1.亦作"碧筩杯"。 2.指荷叶柄。 3.用荷叶柄制的吸烟用具。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见“碧筩杯”。

⒉  指荷叶柄。

宋 陶穀 《清异录·缕子脍》:“广陵 法曹 宋龟 造缕子膾。其法用鯽鱼肉、鲤鱼子,以碧筒或菊苗为胎骨。”

⒊  用荷叶柄制的吸烟用具。

清 孙道乾 《小螺庵病榻忆语》:“天无弃物,不特房(莲房)可涤砚,因留其蒂,簪刺之,令与柄通,纳淡巴菰,劝余噏之,曰:‘此名碧筒,方相称耳。’”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碧筒

  • 注音
  • bì tǒng ㄅㄧˋ ㄊㄨㄙˇ
  • 碧筒
  • 解释
  • (1).见“ 碧筩杯 ”。
  • (2).指荷叶柄。 宋 陶谷 《清异录·缕子脍》:“ 广陵 法曹 宋龟 造缕子脍。其法用鲫鱼肉、鲤鱼子,以碧筒或菊苗为胎骨。”
  • (3).用荷叶柄制的吸烟用具。 清 孙道乾 《小螺庵病榻忆语》:“天无弃物,不特房(莲房)可涤砚,因留其蒂,簪刺之,令与柄通,纳淡巴菰,劝余噏之,曰:‘此名碧筒,方相称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