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皇失措

成语名字:

仓皇失措

成语发音:

cāng huáng shī cuò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ㄘㄤ ㄏㄨㄤˊ ㄕ ㄘㄨㄛˋ

解释 仓皇:匆忙而又慌张;措:措置;安排。指忙乱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 宋 王楙《野客丛书 魏证蒯通》:“不以事败而遽变前说,要胸中有守而然,异乎仓皇失措,遽变前说者也。”

例子 四合院里浓烟四起,火舌乱蹿,大家仓皇失措,乱成一团。

正音 “措”,不能读作“xī”。

辨形 “措”,不能写作“错”。

辨析 仓皇失措和“惊惶失措”;都形容惊慌得失去常态。不同在于:仓皇失措偏重在慌乱、忙乱;“惊惶失措”偏重在害怕。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惊慌忙乱的场面。

感情 仓皇失措是中性词。

繁体 倉皇失措

近义 张皇失措惊惶失措

反义从容不迫泰然处之镇定自若

英语 be disconcerted(be acared out of one's wits)

法语 s'affoler(perdre la tête)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cāng huáng shī cuò
【简拼】:chsc
【解释】:仓皇:匆忙,慌张。匆忙慌张,不知所措。
【出处】:宋·洪迈《夷坚志•铁塔神》:“僧,不暇走,兵已大掠。”
【示例】:血溢不止,少顷已绝,妪~。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金生色》
【近义词】:惊惶失措、张皇失措
【反义词】:从容不迫、镇定自若、泰然处之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惊慌忙乱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