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是心非

成语名字:

口是心非

成语发音:

kǒu shì xīn fēi

成语词性:

贬义

基本解释

拼音 ㄎㄡˇ ㄕˋ ㄒ一ㄣ ㄈㄟ

解释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出处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例子 俺哥哥原来是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三回)

正音 “非”,不能读作“fěi”。

辨形 “是”,不能写作“事”。

辨析 口是心非和“言不由衷”;都能形容心口不一。但口是心非语义比“言不由衷”要重得多。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

谜语 叶公好龙

感情 口是心非是贬义词。

近义 言不由衷阳奉阴违

反义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言为心声

英语 say one thing and mean another

俄语 думать одно,а говорить другое(лицемерить)

日语 裏腹(うらはら)なことを言う,口と腹(はら)が違(ちが)う

德语 Ja sagen und Nein meinen(doppelzüngig)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kǒu shì xīn fēi
【简拼】:ksxf
【解释】: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出处】:汉·桓谭《新论•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抱朴子·微旨》:“,背向异辞。”
【示例】:俺哥哥原来是~,不是好人了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三回
【近义词】:阳奉阴违、言不由衷
【反义词】:言为心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语法】:作定语、宾语;指言行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