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左支右绌
成语发音:
zuǒ zhī yòu chù
成语词性:
贬义
基本解释
解释 射箭时左手支撑;右手弯曲。指应付了这一面;便应付不了那一面。(绌:屈;不足)。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西周策》:“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例子 鲁迅《南腔北调集 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不过因为急促的变化,苦心的躲闪,弄得左支右绌。”
正音 “绌”,不能读作“chū”。
辨析 左支右绌与“捉襟见肘”有别:左支右绌侧重于形容困境;“捉襟见肘”侧重于形容窘态。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左支右绌是贬义词。
繁体 左支右絀
英语 not have enough money to cover the expenses(be unable to cope with a situation; be in straitened circumstances)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zuǒ zhī yòu chù
【简拼】:zzyc
【解释】:支:支持;绌:屈曲,引伸为不足。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示例】:两路夹攻,杀得冷军~,只好弃甲曳兵,败阵下去。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八回
【近义词】:捉襟见肘、挖肉补疮、东扶西倒
【反义词】:左右逢源、尽如人意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穷于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