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首蹙额

成语名字:

疾首蹙额

成语发音:

jí shǒu cù é

成语词性:

贬义

基本解释

拼音 ㄐ一ˊ ㄕㄡˇ ㄘㄨˋ ㄜˊ

解释 疾首:头痛;蹙额:皱眉。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举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例子 一听到劝捐二字,百姓就一个个疾首蹙额,避之惟恐不遑,此中缘故,就在有信、无信两个分别。(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八回)

正音 “蹙”,不能读作“qī”、“zú”。

辨形 “疾”,不能写作“嫉”。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感情 疾首蹙额是贬义词。

繁体 疾首蹙額

近义 咬牙切齿深恶痛绝痛心疾首

反义眉飞色舞笑逐颜开

英语 with aching head and knitted brows(with abhorrence)

日语 ごく憎(にく)みきらうさま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jí shǒu cù é
【简拼】:jsce
【解释】:疾首:头痛;蹙眉:皱眉。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出处】:
【示例】:一听到劝捐二字,百姓就一个个~,避之惟恐不遑,此中缘故,就在有信、无信两个分别。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八回
【近义词】:咬牙切齿、深恶痛绝、痛心疾首
【反义词】:笑逐颜开、眉飞色舞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举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英文】:with aching head and knitted brows
【日文】:ごく憎(にく)みきらうさ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