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舟

成语名字:

逆水行舟

成语发音:

nì shuǐ xíng zhōu

成语词性:

中性

基本解释

拼音 ㄋ一ˋ ㄕㄨㄟˇ ㄒ一ㄥˊ ㄓㄡ

解释 逆着水流行船。比喻在前进道路上要克服重重困难;也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外文谈》:“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

例子 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鲁迅《且介亭杂文 门外文谈》)

正音 “水”,不能读作“suǐ”;“行”,不能读作“háng”。

辨形 “舟”,不能写作“丹”。

辨析 见“不进则退”。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常与不进则退连用。

歇后语 向上游撑船

谜语 九江乘船去重庆

感情 逆水行舟是中性词。

近义 知难而进逆流而上

反义一帆风顺知难而退

英语 sail in the head tide

俄语 плыть на лодке против течения

日语 流れに逆らって船を漕ぐ

葡萄牙语 remar contra a maré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nì shuǐ xíng zhōu
【简拼】:nsxz
【解释】: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出处】:清·梁启超《莅山西票商欢迎会学说词》:“夫旧而能守,斯亦已矣!然鄙人以为人之处于世也,如逆水许舟,不进则退。”
【示例】:即使目下还有点~,也只好拉纤。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近义词】:知难而进、逆流而上
【反义词】:知难而退、一帆风顺
【语法】:作谓语、宾语;常与“不进则退”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