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家不造

成语名字:

遭家不造

成语发音:

zāo jiā bù zào

成语词性:

贬义

基本解释

拼音 ㄗㄠ ㄐ一ㄚ ㄅㄨˋ ㄗㄠˋ

解释 遭:遇到;造:成。原是周成王居父丧时自哀之辞。后指遭遇家中不幸的事。

出处 《诗经 周颂 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

例子 予小子遭家不造,金寇猖狂,二帝北辕九庙丘墟。(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遭家不造是贬义词。

国语辞典

【成语】:
【拼音】:zāo jiā bù zào
【简拼】:zjbz
【解释】:遭:遇到;造:成。原是周成王居父丧时自哀之辞。后指遭遇家中不幸的事。
【出处】:《诗经•周颂·闵予小子》:“闵予小子,,嬛嬛在疚。於乎皇考。”
【示例】:予小子~,金寇猖狂,二帝北辕,九庙丘墟。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遭遇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