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岳(1563~1640)
中国明代医学家。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原籍四川绵竹,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经史百家。14岁时随父到京师,曾拜名医金英(梦石)为师学习医术。壮年时投笔从戎,遍历东北各地,后卸职回乡,专攻医学,把广泛的经史、天文、术数、堪舆、律吕、兵法等知识运用到医学之中,很快成为名医,求诊者络绎不绝。张景岳非常重视《内经》,对《素问》、《灵枢》进行了30多年研究,根据个人体会,以类分门,撰成《类经》32卷。后又以图解形式阐述《内经》中运气学说,编成《类经图翼》11卷,阐发“医易同源”原理写成《类经附翼》4卷。晚年结合个人丰富的临证经验和独到深湛的理论,撰成《景岳全书》64卷。在医学思想上张景岳属温补学派,喜用熟地和温补方药,人称张熟地。 ► 相关名句
中国明代医学家。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原籍四川绵竹,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经史百家。14岁时随父到京师,曾拜名医金英(梦石)为师学习医术。壮年时投笔从戎,遍历东北各地,后卸职回乡,专攻医学,把广泛的经史、天文、术数、堪舆、律吕、兵法等知识运用到医学之中,很快成为名医,求诊者络绎不绝。张景岳非常重视《内经》,对《素问》、《灵枢》进行了30多年研究,根据个人体会,以类分门,撰成《类经》32卷。后又以图解形式阐述《内经》中运气学说,编成《类经图翼》11卷,阐发“医易同源”原理写成《类经附翼》4卷。晚年结合个人丰富的临证经验和独到深湛的理论,撰成《景岳全书》64卷。在医学思想上张景岳属温补学派,喜用熟地和温补方药,人称张熟地。 ► 相关名句
卷之一入集传忠录上
卷之二入集传忠录中
卷之三道集传忠录下
卷之四道集脉神章上
卷之五道集脉神章中
卷之六道集脉神章下
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
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
卷之九从集杂证謨目录
卷之十从集杂证謨
卷之十一从集杂证謨
卷之十二从集杂证謨
卷之十三性集杂证謨
卷之十四性集杂证謨
卷之十五性集杂证謨
卷之十六理集杂证謨
卷之十七理集杂证謨
卷之十八理集杂证謨
卷之十九明集杂证謨
卷之二十明集杂证謨
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謨
卷之二十二心集杂证謨
卷之二十三心集杂证謨
卷之二十四心集杂证謨
卷之二十五心集杂证謨
卷之二十六必集杂证謨
卷之二十七必集杂证謨
卷之二十八必集杂证謨
卷之二十九必集杂证謨
卷之三十贯集杂证謨
卷之三十一贯集杂证謨
卷之三十二贯集杂证謨
卷之三十三贯集杂证謨
卷之三十四天集杂证謨
卷之三十五天集杂证謨
卷之三十六天集杂证謨
卷之三十七天集杂证謨
卷之三十八人集妇人规上
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
卷之四十謨集小儿则上
卷之四十一謨集小儿则下
卷四十二謨集痘疹詮
卷之四十三烈集痘疹詮
卷之四十四烈集痘疹詮
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詮
卷之四十六圣集外科鈐上
卷之四十七贤集外科鈐下
卷之四十八大集本草正上
卷之四十九大集本草正下
卷之五十德集新方八阵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阵
卷之五十二古方八阵目录图集
卷之五十三图集古方八阵
卷之五十四书集古方八阵
卷之五十五宇集古方八阵
卷之五十六宇集古方八阵
卷之五十七宇集古方八阵
卷之五十八宙集古方八阵
卷之五十九宙集古方八阵
卷之六十宙集古方八阵
卷之六十一长集妇人规古方
卷之六十二长集小儿则古方
卷之六十四集外科鈐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