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宋代 >  苏轼

苏轼的诗文(2639首)

次前韵答马忠玉

坡陀巨麓起连峰,积累当年庆自钟。


灵运子孙俱得凤,慈明兄弟孰非龙。


河梁会作看云别,诗社何妨载酒従。


祗有西湖似西子,故应宛转为君容。

分类标签:

泗州僧伽塔

我昔南行舟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告物应须日千变。


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退之旧云三百尺,澄观所营今已换。


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云山绕淮甸。

分类标签: 写景 抒情

题灵峰寺壁

灵峰山上宝陀寺,白发东坡又到来。


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妙高台。

分类标签:

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

二年三蹑过淮舟,款段还逢马少游。


无事不妨长好饮,著书自要且穷愁。


孤松早偃元非病,倦鸟虽还岂是休。


更欲河边几来往,只今霜雪已蒙头。

分类标签:

鳆鱼行

渐台人散长弓射,初啖鳆鱼人未识。


西陵衰老繐帐空,肯向北河亲馈食。


两雄一律盗汉家,嗜好亦若肩相差。


?莽、操皆嗜鳆鱼。


?食每对之先太息,不因噎呕缘疮痂。


中间霸据关梁隔,一枚何啻千金直。


百年南北鲑菜通,往往残馀饱臧获。


东随海舶号倭螺,异方珍宝来更多。


磨沙瀹沈成大胾,剖蚌作脯分馀波。


君不闻蓬莱阁下驼棋岛,八月边风备胡獠。


舶船跋浪鼋鼍震,长镵铲处崖谷倒。


膳夫善治荐华堂,坐令雕俎生辉光。


肉芝石耳不足数,醋芼鱼皮真倚墙。


中都贵人珍此味,糟浥油藏能远致。


割肥方厌万钱厨,决眦可醒千日醉。


三韩使者金鼎来,方奁馈送烦舆台。


辽东太守远自献,临淄掾吏谁为材。


吾生东归收一斛,包苴未肯钻华屋。


分送羹材作眼明,却取细书防老读。

分类标签:

石芝(并叙)

元丰三年五月十一日癸酉,夜梦游何人家,开堂西门有小园古井,井上皆苍石,石上生紫藤如龙蛇,枝叶如赤箭。


主人言,此石芝也。


余率尔折食一枝,众皆惊笑,其味如鸡苏而甘,明日作此诗。


空堂明月清且新,幽人睡息来初匀。


了然非梦亦非觉,有人夜呼祁孔宾。


披衣相従到何许,朱栏碧井开琼户。


忽惊石上堆龙蛇,玉芝紫笋生无数。


锵然敲折青珊瑚,味如蜜藕和鸡苏。


主人相顾一抚掌,满堂坐客皆卢胡。


亦知洞府嘲轻脱,终胜嵇康羡王烈。


神山一合五百年,风吹石髓坚如铁。

分类标签:

浣溪沙(渔父)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分类标签:

黄泥坂词

出临皋而东骛兮,并丛祠而北转。


走雪堂之陂陀兮,历黄泥之长坂。


大江汹以左缭兮,渺云涛之舒卷。


草木层累而右附兮,蔚柯丘之囱蒨。


余旦往而夕还兮,步徙倚而盘桓。


虽信美而不可居兮,苟娱余于一眄。


余幼好此奇服兮,袭前人之诡幻。


老更变而自哂兮,悟惊俗之来患。


释宝璐而被缯絮兮,杂市人而无辨。


路悠悠其莫往来兮,守一席而穷年。


时游步而远览兮,路穷尽而旋反。


朝嬉黄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烟。


喜鱼鸟之莫余惊兮,幸樵苏之我嫚。


初被酒以行歌兮,忽放杖而醉偃。


草为茵而块为枕兮,穆华堂之清宴。


纷坠露之湿衣兮,升素月之团团。


感父老之呼觉兮,恐牛羊之予践。


于是蹶然而起,起而歌曰月明兮星稀,


迎余往兮饯余归。岁既宴兮草木腓,


归来归来兮,黄泥不可以久嬉。

分类标签:

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

姑熟再见胜之,次前韵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浥香泉。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


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

分类标签: 怀人 感慨 人生

谒金门·秋夜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分类标签: 思念 秋天 夜晚

黠鼠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分类标签: 故事 写鼠

元修菜(并叙)

菜之美者,有吾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


元修云:使孔北海见,当复云吾家菜耶?因谓之元修菜。


余去乡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


元修适自蜀来,见余于黄,乃作是诗,使归致其子,而种之东坡之下云。


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


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


种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


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虫。


是时青裙女,采撷何匆匆。


烝之复湘之,香色蔚其饛。


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


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


春尽苗叶老,耕翻烟雨丛。


润随甘泽化,暖作青泥融。


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


我老忘家舍,楚音变儿童。


此物独妩媚,终年系余胸。


君归致其子,囊盛勿函封。


张骞移苜蓿,适用如葵菘。


马援载薏苡,罗生等蒿蓬。


悬知东坡下,塉卤化千钟。


长使齐安人,指此说两翁。

分类标签:

听贤师琴

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


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


门前剥啄谁叩门,山僧未闲君勿嗔。


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従前筝笛耳。

分类标签:

日喻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浮没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分类标签: 哲理 议论 文言文

如梦令·自净方能净彼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分类标签: 哲理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