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议论的诗集188条

苦昼短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咏饮马

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


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

於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怀素上人草书歌(一本作王邕诗,今从统签另编)

衡阳双峡插天峻,青壁巉巉万馀仞。此中灵秀众所知,
草书独有怀素奇。怀素身长五尺四,嚼汤诵咒吁可畏。
铜瓶锡杖倚闲庭,斑管秋毫多逸意。或粉壁,或彩笺,
蒲葵绢素何相鲜。忽作风驰如电掣,更点飞花兼散雪。
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
君不见张芝昔日称独贤,君不见近日张旭为老颠。
二公绝艺人所惜,怀素传之得真迹。峥嵘蹙出海上山,
突兀状成湖畔石。一纵又一横,一欹又一倾。
临江不羡飞帆势,下笔长为骤雨声。我牧此州喜相识,
又见草书多慧力。怀素怀素不可得,开卷临池转相忆。

盐井(盐井在成州长道县,有盐官故城)

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
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
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沁园春·孤馆灯青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汉苑行二首

回雁高飞太液池,新花低发上林枝。


年光到处皆堪赏,春色人间总不知。


春风淡荡景悠悠,莺啭高枝燕入楼。


千步回廊闻凤吹,珠帘处处上银钩。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 晓次神景宫

晓帆逗埼岸,高步入神景。洒洒襟袖清,如临蕊珠屏。


虽然群动息,此地常寂静。翠镊有寒锵,碧花无定影。


凭轩羽人傲,夹户天兽猛。稽首朝元君,褰衣就虚省。


呀空雪牙利,嗽水石齿冷。香母未垂婴,芝田不论顷。


遥通河汉口,近抚松桂顶。饭荐七白蔬,杯酾九光杏。


人间附尘躅,固陋真钳颈。肯信抃鳌倾,犹疑夏虫永。


玄津荡琼垄,紫汞啼金鼎。尽出冰霜书,期君一披省。

书摩崖碑后

春风吹船著浯溪,扶藜上读《中兴碑》。


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


明皇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禄儿。


九庙不守乘舆西,万官已作鸟择栖。


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为?


事有至难天幸耳,上皇蹰蹐还京师。


内间张后色可否?外间李父颐指挥。


南内凄凉几苟活,高将军去事尤危。


臣结春秋二三策,臣甫杜鹃再拜诗。


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赏琼琚词。


同来野僧六七辈,亦有文士相追随。


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

题三义塔

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送别

春愁不尽别愁来,旧泪犹长新泪催。
相思倘寄相思字,君到扬州扬子回。

叔向贺贫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