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楼钥的诗集743条

朱坡史居士挽词

交友俱名士,仪曹礼意周。


使华临夏口,诗兴共南楼。


喜得江山助。还同汗漫游。


更烦贤宅相,相与发潜幽。

宜人杨氏挽词

里閈依杨氏,年家托郑门。


升堂从壮岁,择婿得贤孙。


妇德仪中壶,阴功燕后昆。


尤怜吾女子,流涕说慈尊。

又次韵

投老归称前进士,时与田夫相汝尔。


渊明赋归何敢望,曼容自免差可拟。


门前爵罗真可设,老圃灌畦聊自比。


恕斋空洞最相亲,笑谈颇觉清无滓。


时时过我共衔杯,望望不来予为企。


丈夫未遇困泥涂,谁识鸾停兼鹄峙。


方期从容结诗社,相与浮湛向闾里。


一朝别我欲远游,欲入桃源深洞里。


为言半隐欲偕行,二子风流真俪美。


向来早有四方志,行尽东南到边鄙。


只今名利遂两忘,争心无复於朝市。


只有哦诗兴未阑,连得新诗照尘几。


调高韵险不易和,白雪阳春惊俚耳。


年登六十鬓未斑,乘兴一行若可喜。


宗盟莫逆素相忘,并辔笑谈无彼此。


湖海豪气尽收敛,以恕名斋几一唯。


匆匆掺祛不得留,卮酒未乾人欲起。


寄声半隐不容言,空有语离书满纸。


归时赓和必盈箱,写尽山川诗作史。


送子才归深闭门,莫问是非并誉毁。


但期远归亦升堂,西湖仍访老知章。

隐潭

灵潭深入白云堆,带雨春云为我开。


乳石半空浑欲堕,瀑泉千尺正中来。


两军酣战鼓鼙急,一雨生寒霹雳催。


中有卧龙君勿狎,有时平地起风雷。

杨花

野芳庭草是生涯,老去只宜闲在家。


几日惜春留不住,小鬟为我拾杨花。

奉口遇雨

七月欲尽八月初,天久不雨暑未徂。


下田焦卷上田槁,愁叹不止田间夫。


呕哑水车日夜响,漕河扬尘成坦途。


喜见此溪深且广,玄云忽起西北隅。


林间槭槭水沤起,两岸人物欢欲呼。


未闻霶霈润龟拆,且使万物聊沾濡。


船窗飘洒疎蓬漏,客意自适凉襟裾。


引身东望云气薄,未知帝城有此无。


传闻今日方奏告,便有响应来斯须。


人家百万苦炎熇,君王齐祷几月余。


君王斋祷几月余,云师雨师其疾驱。

次韵雷知院观音诗因叙家中铜像之详

鼻祖家住江东边,推择为吏心静渊。


朝朝趋邑过圮上,时见暗碛光煜然。


平时奉佛心至谨,建立塔庙崇诸天。


试令便介识所在,退公始得来其前。


挥鉏去沙若有物,微见铜像伤其颠。


须臾众覩全体见,端严相好巧且坚。


迎归供养备精洁,我家旧物犹青毡。


铢衣飘摇俱梵相,珠缨垂袅穿淮蠙。


虽非丈六黄金身,他处像设无能先。


不知何人妙陶冶,底用五色增华妍。


自兹累叶永为宝,如以衣钵更相传。


是时承平最盛际,正是景德咸平间。


画工难貌天入妙,劫风不动神光圆。


益知佛教来已远,遍满震旦尊金仙。


慈悲无量应成祷,影响若与人周旋。


耳则闻音目可观,此有妙理谁能诠。


宝光燄燄拥身后,贝花叶叶俱成全。


顶戴天冠工莫及,中有一佛立不偏。


有孙是为乡先生,决科衣冠遂蝉联。


大父持丧久庐墓,曾以此事形碑镌。


起身月卿出为君,殿上寤主以一言。


易守乡邦凡五年,宠光赫奕当政宣。


移至湖心值兵燬,精庐灰灭因亡焉。


初闻诸父话遗迹,兴叹欲见无因缘。


扬州伯父初赋归,慨念孝感如参骞。


零丁以十万钱,里巷响应庆愈绵。


木要先为小台殿,居以古像□□旃。


后人事之加笃敬,日袅香篆长蜿蜒。


衰宗幸有此奇特,信知福利非唐捐。


安得东归奉香火,晏坐终老甘三椽。

游西山次范丞韵

东风吹我上西冈,更觉僧房白昼长。


草色已翻新岁碧,梅花只是去年香。


好山围绕屏三面,野竹萧森玉数行。


千里同游逢范叔,绨袍他日未相忘。

八月十四日携家泛月次韵

九秋风月正分平,盛满金晶分外明。


老子此行端不恶,夜夜几得圣之清。

袁府君挽词

家学传三世,几间无二书。


力行真勇猛,进取故舒徐。


前辈多遗墨,先人只故庐。


后来窥瓮牖,志士为欷歔。

送王仲方添倅海陵

万卷诗卷老雪溪,欣然二子和埙篪。


绝怜伯氏久亡矣,犹幸夫君及见之。


来上鵷行人谓晚,往舒骥足自嫌迟。


他时还向云门否,布袜青鞋尚可期。

送一老住庐山归宗

庐山面目非难识,横岭侧峰皆是真。


若待出来方识破,不知何用个中人。

送赵晦之丞彭泽

陶令居官八十日,始为督邮方赋归。


君家门户要兴起,未用飘然咏式微。

庭前一莲著花

门外荷莲浥露华,绿云平地拥秋霞。


病夫不能出门去,且看庭前第一花。

宜人闻人氏挽词

四郡歌贤牧,鱼轩从隼旟。


深闺无里谒,色养谨安舆。


故里称家法,诸郎读父书。


美哉彤史笔,三诵为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