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楼钥的诗集743条

游西山次范丞韵

东风吹我上西冈,更觉僧房白昼长。


草色已翻新岁碧,梅花只是去年香。


好山围绕屏三面,野竹萧森玉数行。


千里同游逢范叔,绨袍他日未相忘。

次韵雷知院观音诗因叙家中铜像之详

鼻祖家住江东边,推择为吏心静渊。


朝朝趋邑过圮上,时见暗碛光煜然。


平时奉佛心至谨,建立塔庙崇诸天。


试令便介识所在,退公始得来其前。


挥鉏去沙若有物,微见铜像伤其颠。


须臾众覩全体见,端严相好巧且坚。


迎归供养备精洁,我家旧物犹青毡。


铢衣飘摇俱梵相,珠缨垂袅穿淮蠙。


虽非丈六黄金身,他处像设无能先。


不知何人妙陶冶,底用五色增华妍。


自兹累叶永为宝,如以衣钵更相传。


是时承平最盛际,正是景德咸平间。


画工难貌天入妙,劫风不动神光圆。


益知佛教来已远,遍满震旦尊金仙。


慈悲无量应成祷,影响若与人周旋。


耳则闻音目可观,此有妙理谁能诠。


宝光燄燄拥身后,贝花叶叶俱成全。


顶戴天冠工莫及,中有一佛立不偏。


有孙是为乡先生,决科衣冠遂蝉联。


大父持丧久庐墓,曾以此事形碑镌。


起身月卿出为君,殿上寤主以一言。


易守乡邦凡五年,宠光赫奕当政宣。


移至湖心值兵燬,精庐灰灭因亡焉。


初闻诸父话遗迹,兴叹欲见无因缘。


扬州伯父初赋归,慨念孝感如参骞。


零丁以十万钱,里巷响应庆愈绵。


木要先为小台殿,居以古像□□旃。


后人事之加笃敬,日袅香篆长蜿蜒。


衰宗幸有此奇特,信知福利非唐捐。


安得东归奉香火,晏坐终老甘三椽。

奉口遇雨

七月欲尽八月初,天久不雨暑未徂。


下田焦卷上田槁,愁叹不止田间夫。


呕哑水车日夜响,漕河扬尘成坦途。


喜见此溪深且广,玄云忽起西北隅。


林间槭槭水沤起,两岸人物欢欲呼。


未闻霶霈润龟拆,且使万物聊沾濡。


船窗飘洒疎蓬漏,客意自适凉襟裾。


引身东望云气薄,未知帝城有此无。


传闻今日方奏告,便有响应来斯须。


人家百万苦炎熇,君王齐祷几月余。


君王斋祷几月余,云师雨师其疾驱。

杨花

野芳庭草是生涯,老去只宜闲在家。


几日惜春留不住,小鬟为我拾杨花。

虎丘

望望古招提,兹游恨已迟。


池深惊地裂,野旷觉天垂。


听法人千数,谈空松一枝。


从谁访遗迹,惟有石头知。

它山

过尽水禽并野凫,风标惟许一舂鉏。


可怜久立梅梁上,不为谿光只为鱼。

太令人赵氏挽词 其三

姻娅托三槐,同朝得往来。迎春烦设席,举寿荷携杯。


京尹俄遭难,都人亦助哀。琅琅垂绝语,烈妇信高哉。

同王原庆知道游天童

旧游曾记梦中身,一日重来白发新。


行尽杉松三十里,看来楼阁几由旬。


狎鸥亭外波澜阔,宿鹭池边草木春。


自笑赋归如许久,始来此地作闲人。

送苏伯昌大卿

禁路岧嶤欲问津,抗章便自乞閒身。


闵劳剧部皇情厚,寓直中奎宠数新。


飞輓正资经济手,典刑终念老成人。


赤松未许长为伴,归取青毡继颍滨。

陈文恭公挽词

辅赞藏诸用,庸人自扰之。


惟公知好静,与物尽忘私。


德望仪群辟,威名憺远夷。


伤心白鸡梦,梁木有余悲。

赠徐松

我为浮名媿引年,老余八十尚飘然。


不如合却谈天口,归向白云深处眠。

王夫人挽词

阃内谁无助,夫人事特明。


倾囊资色养,勉学就清名。


遯世期高节,辞风叹落英。


丁宁犹在耳,伉俪若为情。

十月十七日夜

蛰虫坯户六经旬,掣电惊雷若莫春。


震起昆虫千百亿,不知何处更容身。

金峨本老领优婆塞众求写选僧堂三大字示以数

行者堂中选僧,众僧堂中选佛。
人道是,我却不。
不如莫待僧伽梨,便与竖起脊梁骨。
大丈夫,休汩没。
一粒爆起冷灰豆,十分钝以辽天鹘。
赤脚踏透起师关,神锥击碎精灵窟。
君不见卢能只在碓坊前,解道本来无一物。

次题晓上人闲静轩韵

我居城郭子居山,两地相望数里间。


我已得闲犹未静,子虽处静少曾闲。


莫将花与梦相似,之用心如石样顽。


要识个中真信息,孤云僧事两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