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楼钥的诗集743条

曹工部挽词

宦达推公早,丁年备皂衣。


几为铜虎去,终向石桥归。


齐国世臣少,贞元朝士稀。


松风谈笑地,回首倍歔欷。

元珍弟酌别赋此赠之

归来十暑又三霜,衰病那知谒旁傍。


採菊初期老陶令,种桃应是笑刘郎。


不辞白首登鳌禁,正欲青衫及雁行。


今夕团栾同醉后,未知何日驾归航。

送一老住庐山归宗

庐山面目非难识,横岭侧峰皆是真。


若待出来方识破,不知何用个中人。

金峨本老领优婆塞众求写选僧堂三大字示以数

行者堂中选僧,众僧堂中选佛。
人道是,我却不。
不如莫待僧伽梨,便与竖起脊梁骨。
大丈夫,休汩没。
一粒爆起冷灰豆,十分钝以辽天鹘。
赤脚踏透起师关,神锥击碎精灵窟。
君不见卢能只在碓坊前,解道本来无一物。

蕉庵清坐

薄晚归来烟已苍,蛮蕉一叶障斜阳。


不须久住潭潭府,始觉山林兴味长。

祝通判挽词

坦坦曾无我,休休蚤见几。


虚舟宁忤物,抱瓮自忘机。


老去心逾肝,归来事已非。


赏延推不及,有子尚家肥。

送淳尉海陵併寄示潚

二子俱从宦,重亲足自怡。


汝能行幼学,吾岂恨轻离。


平日自知己,真心更与谁。


临文有遗忘,此是忆儿时。

十月十七日夜

蛰虫坯户六经旬,掣电惊雷若莫春。


震起昆虫千百亿,不知何处更容身。

游龙瑞宫

隔山望危石,老面凛如铁。


路回两屏开,见此高嵽嵲。


伟哉名公卿,峩冠会朝列。


又如鼓迅霆,玄云助击烈。


痴阴不作雨,空翠袭冰雪。


野水不知源,绕径几万折。


子长直爱奇,万里探禹穴。


我家甬水东,扁舟轻入越。


窃此半日闲,到处辄清绝。


传闻古洞天,琼台照金阙。


神仙杳难问,一笑山石裂。


相逢客路中,翻手数年别。


胜地更跻攀,莫厌屐齿折。

约同社往来无事形迹次韵

家舅年益高,何止七十稀。


神明曾未衰,发黄齿如儿。


义概同古人,闾里咸归依。


度量海深阔,仁爱佛慈悲。


居然三达尊,后生愿影随。


为作真率集,率以月为期。


平生持谦柄,自牧何太卑。


善学柳下惠,不欲慕伯夷。


一乡有善士,收拾略不遗。


以此娱我老,今是胜昨非。


何必汗漫游,据龟食蛤蜊。


但欲客长满,痛饮真吾师。


乡党既恂恂,朋友亦偲偲。


凡我同盟人,共当惜此时。


间或造竹所,宁容掩朱扉。


耆英古有约,不劝亦不辞。


此意岂不美,谨当守萧规。


达哉杜陵客,从它人见嗤。

俞通判挽词

象邑推三后,灵光赖此贤。


老成俄已矣,远迩为潸然。


孝敬心何极,公平录尚传。


佳城隔风浪,忍赋薤歌篇。

陆提刑挽词

数马谦恭甚,挥犀色笑温。


风流士龙裔,文采左丞孙。


晚幸成三径,身胡遽九原。


素钦仁者勇,大狱竟平反。

送郑惠叔尚书守建宁

十五年前送别诗,道山持节向江西。


今年又见送公别,大天拥麾镇闽越。


向来惜别固已深,今日掺祛尤动心。


尚书自是第一人,气义相许披胸襟。


南宫五表平明入,列辟传闻俱耸立。


寿皇圣孝冠百王,三复高文天为泣。


擢处螭坳宠数新,果然百日掌丝纶。


拭圭修聘称应变,握节不挠威殊邻。


直上银台尤振职,李藩气概时批敕。


嗣皇锐意新百度,笔端真有回天力。


星辰听履冠文昌,急流勇退惊朝行。


望之正欲试冯翊,长孺宁肯薄淮阳。


孤拙自怜销壮志,三入修门空负愧。


荐人不进终不已,独赖当时言有味。


公在犹叹一居州,公去无人为王留。


公乎行归佐天子,肯作管晏卑微休。

王夫人挽词

阃内谁无助,夫人事特明。


倾囊资色养,勉学就清名。


遯世期高节,辞风叹落英。


丁宁犹在耳,伉俪若为情。

赠徐松

我为浮名媿引年,老余八十尚飘然。


不如合却谈天口,归向白云深处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