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元好问的诗集479条

赠张主簿伟

江岸坟荒草棘秋,朱阳南下重君忧。弓刀近塞人烟少,林壑经霜虎迹稠。


究竟畏途知有渐,激昂高义报无由。从今弟侄通家了,莫向瓜田认故侯。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

过晋阳故城书事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
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
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
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没。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
汾流决入大夏门,府治移著唐明村。
只从巨屏失光彩,河洛几度风烟昏。
东阙苍龙西玉虎,金雀觚棱上云雨。
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余百所。
鬼役天才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
南人鬼巫好禨祥,万夫畚锸开连岗。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
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太行元气老不死,上与左界分山河。


有如巨鳌昂头西入海,突兀已过余坡陀。


我从汾晋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


济源盘谷非不佳,烟景独觉苏门多。


涌金亭下百泉水,海眼万古留山阿。


觱拂泺水源,渊沦晋溪波。


云雷涵鬼物,窟宅深蛟鼋。


水妃簸弄明月玑,地藏发泄天不诃。


平湖油油碧于酒,云锦十里翻风荷。


我来适与风雨会,世界三日漫兜罗。


山行不得山,北望空长哦!


今朝一洗众峰出,千鬟万臀高峨峨。


空青断石壁,微茫散烟萝。


山阳十月未摇落,翠蕤云旓相荡摩。


云烟故为出浓淡,鱼鸟似欲留婆娑。


石间仙人迹,石烂迹不磨。


仙人去不返,六龙忽蹉跎。


江山如此不一醉,拊掌笑杀孙公和。


长安城头乌尾讹,并州少年夜枕戈。


举杯为问谢安石,苍生今亦如卿何?


元子乐矣君其歌!

秋怀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浑源望湖川见百叶杏花

四月山泉冻未开,东君才为挽春回。多情丹杏知人意,留著双华待我来。

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四

旧隐嵩山阳,笋蕨丰馈饷。新斋淅江曲,山水穷放浪。


乾坤两茅舍,气压华屋上。一从陵谷变,归顾无复望。


渔樵忆往还,风土梦间旷。恍如悟前身,姓改心不忘。


去年住佛屋,尽室寄寻丈。今年僦民居,卧榻碍盆盎。


静言寻祸本,正坐一出妄。青山不能隐,俯首入羁鞅。


巢倾卵随覆,身在颜亦强。空悲龙髯绝,永负鱼腹葬。


置锥良有馀,终身志悲怆。

元夕

花影灯光一万重,青衫骢马踏东风。彰阳旧事无人记,二十三年似梦中!

寒食

上苑春风盛物华,天津云锦赤城霞。轻舟矮马追随远,翠幕青旗笑语哗。


化国楼台隔瀛海,吴儿洲渚记仙家。山斋此日肠堪断,寂寞铜瓶对杏花。

智仲可月下弹琴图

暮春舞雩鼓瑟希,琴语解吐胸中奇。谁言手挥七弦易,大笑虎头真绝痴。


北风萧萧路何永,流波汤汤君自知。三尺丝桐尽堪老,儿童休讶鹤书迟。

喜春来·春宴

梅残玉靥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拆,宜唱喜春来。

题张彦宝陵川西溪图

松林萧萧映灵宇,烁石流金不知暑。太平散人江表来,自讶清凉造仙府。


不到西溪四十年,溪光机影想依然。当时膝上王文度,五字诗成众口传。


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尘土浣华颠。

山居杂诗

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饮酒五首 其二

去古日已远,百伪无一真。独馀醉乡地,中有羲皇淳。


圣教难为功,乃见酒力神。谁能酿沧海,尽醉区中民。

送秦中诸人引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其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