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方孝孺的诗集296条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 其五

三朝兼庶政,仁孝感婴孩。万岁千秋志,经天纬地才。


未登宸极定,忍见泰山颓。圣子承皇业,能舒四海哀。

春和 其二

山深诸藏殖,海广百川归。材蓄廊庙器,文张锦绣机。


鱼龙将远化,凫鹤漫齐飞。为爱贤名久,人间万事非。

次韵留别陈季明先生 其二

每怀海上三秋别,来借山中一榻眠。妙论久容亲讲席,深杯相劝惜离筵。


时清共喜闲身健,情重翻令别意绵。他日朝廷访遗老,吹嘘拟进白云篇。

游峨眉山纪行 其三

出郭凉风入抱清,乱山遮马似相迎。宁知待召登瀛客,忽作看云听水行。

闻卢原质表兄廷试探花郎授编脩喜而寄之

奉天殿上榜初开,共贺江南得秀才。好是青萝居士说,近来文运属天台。

歌风台

歌风台下春水黄,歌风台上春草碧。黄河之水日夜流,碧草年年自春色。


汉祖当时为帝王,龙泉三尺飞秋霜。五年马上得天下,富贵乐在归故乡。


台前老人争拜跪,柱杖麻衣见天子。龙颜自喜还自伤,一半随龙半随鬼。


翻思昔日亭长时,一心捧檄日夜驰。耶今宇宙过四海,一榻之外谁撑持。


却令猛士镇寰宇,安得长年在乡里。可怜创业垂统君,后使乾机付诸吕。


淮阴少年韩将军,金戈铁马立战勋。藏弓烹狗太逼迫,解衣推食何殷勤。


致令英雄遭妇手,血溅红裙当斩首。萧何下狱子房归,左右功臣皆掣肘。


还乡悲唱大风歌,向来老将今无多。咸阳宫阙亲眼见,不忍荆棘埋铜驼。


台前老人泪如雨,为言不独汉高祖。古来世事无不然,稍稍功成忘险阻。


荒祠古庙名歌台,前人巳尽今人哀。感激悲歌下台去,断碑春雨生莓苔。

宋五公 其三 寇忠悯公

寇公社稷臣,识远才亦果。张皇澶渊狩,佞幸惭计左。


青衫老作吏,赤子泪交堕。宏谟虽不终,亦足振媮惰。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 其五

翠鸟质微细,乃以羽自戕。犀象兽之雄,每因齿角亡。


物生无巨小,适用反相伤。犬羊死柔弱,虎豹死暴强。


彭聃死于寿,夭者死于殇。万生谁长存,所贵德誉光。


古来志节士,立身有大方。孰云萧艾丛,果胜兰蕙芳。

次郑好义见贻韵 其五

山中一樽酒,慰此离别肠。清夜步广庭,大星吐寒芒。


向来负奇气,举目空四方。栖迟盛年至,留滞天南荒。


君看升帝闲,不必真乘黄。

杂诗四首赠林嘉猷 其四

载籍弥九有,群言剧毫毛。弃置患术疏,穷探畏心劳。


何由领其要,可使道艺高。圣学乱百家,黍稷杂莠蒿。


良农善别识,培溉复芸薅。取大成吾身,致用同伊皋。


彼哉沟浍鱼,岂足连九鳌。

蜀道易

美矣哉,西蜀之道,何今易而昔难。陆有重岩峻岭万仞镵天之剑阁,水有砅雷掣电悬流怒吼之江关。


自昔相戒不敢至,胡为乎今人操舟抺马夕往而朝还。


大圣建皇极,王道坦坦如弦直。西有雕题金齿之夷,北有毡裘椎䯻之貊。


东南大海际天地,岛居洲聚千万国。莫不奉琛执䞇效朝贡,春秋使者来接迹。


何况川蜀处华夏,贤王于此开寿域。播以仁风,沾以义泽。


家和人

奉怀太史公用尽字韵

隆替存恒期,含生会当尽。独遭诬枉搆,既往有馀悯。


哀彼草昧初,遗黎困戈盾。英雄逞割据,未暇分牡牝。


公来作蓍龟,王略见封畛。上为宗社镇,下为邦国准。


旂常揭日月,钟罄罗簴簨。讽谏陆贾多,制作张华敏。


格天诚密运,恤物涕潜陨。气回穷冬温,力导大川引。


竭忠职调护,垂老辞疾疢。谓可乐桑榆,相从拾芝菌。


安知事乖谬,玄造独何忍。颠顿万里行,流离阖门殒。


所馀巳无几,犹受饥冻窘。自顾受深知,无能效赒赈。


是非属公议,不以穷达泯。终古仰大名,昭回配箕轸。


纷纷荣辱论,百世同一哂。三叹秋风前,目送高飞隼。

栽柏

迂拙乖世用,每蕴无穷思。


取效非目前,远与千载期。


翠柏信良材,成长计功迟。


兹晨劚烟雨,移动盈尺姿。


清庙严洁地,圣灵会于斯。


岂无杞柳辈,不足当阶墀。


殷社夙所尚,古制非人为。


先师实殷人,植此理固宜。


但恐枝干弱,不耐风霜欺。


培护苟无失,终见盛大时。


三年过人长,十年齐桷榱。


百年必合抱,根深柯叶滋。


青霄泊鸾凤,厚土蟠蛟螭。


岂特傲寒暑,将堪阅兴衰。


所托况得所,永免斤斧危。


既膺顾盼荣,复与剪伐辞。


寥寥百世后,神物相扶持。


何必为栋梁,乃见才气施。


流光若飞翰,时代易推移。


行看好古士,追说种者谁。


我生素多病,中岁早孱羸。


待为鹤发翁,见女凌云枝。


志士用心者,濩落为世嗤。


何如群儿巧,插槿纷成篱。

岁暮寄王脩德先生 其二

长啸茅斋窄,清谈酒盏空。天寒炉擅宠,岁恶甑无功。


计拙居鸠上,身癯讶鹤同。灯花笑愁绝,故向夜窗红。

山中对景书怀

乌靴脱却换青鞋,踏遍名山惬素怀。虎啸石头风万壑,鹤眠松顶月千厓。


云开面面峰如削,谷转行行树似排。湖海故交零落尽,烟霞清趣几人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