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方孝孺的诗集296条

寄处州教授苏平仲先生 其四

昔过东阳县,知君近始来。留诗徒属和,无计复邀回。


赖有梁园客,同倾杜酒杯。死生星散后,感旧复怜才。

童景纯来 其一

千古劬劳恨,三冬疟疠馀。故交犹记忆,尊酒问何如。


拜倩人扶答,文教子代书。何时减药饵,一笑百忧除。

遣病 其八

春风已两月,闭户不相知。百舌强言事,众芳空满枝。


官途多世难,卧病亦天时。应有簪缨者,低头羡我为。

谢蜀王赐果十首 其三

尚食频供素膳回,金壶仙酝不曾开。君王嗜道浑忘味,佳果何劳远贡来。

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 其四

炫日辉霞锦价高,制成称体小龙袍。试看黼黻文章美,须念

发褒城过七盘岭宿独架桥阁上

名为不祥器,斯理昔未觉。及玆困奔走,始叹立论确。


险哉七盘山,羊肠凌巘崿。三年八往返,颠顿发早白。


此行当盛夏,溽暑逞馀虐。昼伏避蚊䖟,宵征越林薄。


危桥带褒水,俯瞰波流恶。凿石劳众工,缘崖搆飞阁。


下扶千柱壮,上倚浮云弱。怒雷地㡳鸣,悬瀑崖际落。


山中邮传少,过客资凄泊。劳者务苟安,宁思非所托。


更阑急雨至,洪涛相喷薄。鬼神助晦冥,天地混磅礴。


病身倦辗转,酣寝绝疑愕。晨兴霄景澄,林壑还可乐。


有生大化中,万变相综错。所遇听自然,何处匪安宅。


历聘鲁中叟,咏归沂上客。劳逸命分殊,顺俟安敢择。

新栽柏为瓠蔓所缠令诸生披解以遂生意有作

青青庭前柏,䄬植芳春时。既承雨露润,歘见云霄姿。


盛夏乏人工,眼中芜秽滋。瓠壶引长蔓,左右缠蔽之。


晨兴试行观,沉思喟然悲。微物凌善类,胜负关盛衰。


巨叶覆其颠,浓阴密如帷。自非为披拆,恐使嘉树萎。


呼童操短镰,芟彼草与茨。瓠蔓亦徐解,扶持向藩篱。


植物共有生,荣枯两无知。贞脆本天质,生成仗人为。


仰惟玄造心,发育靡偏私。于焉别臧否,可以人理推。


汉昭任博陆,不受群邪欺。符坚逐仇腾,景略事业施。


用贤必远佞,果断贵无疑。嗟余何为者,栖屑名位卑。


触物徒有怀,于时竟奚禆。柏也材气良,取效尝患迟。


众人重口腹,爱瓠固其宜。纷纷俄顷计,落落千载期。


浩歌向苍穹,此意知者谁。

过溁阳

露湿尘不起,晓行秋气清。遥天星未没,野草虫乱鸣。


途中何所见,多见古军营。断沟无新水,荒陇存古城。


为问战者谁,其人总豪英。当时誇气势,毕命恣纷争。


但恨智力殚,讵思时世更。寂寞千载后,艰劳竟何成。


身亡事即巳,得失存空名。善者或称叹,恶者受讥评。


因之念首阳,西顾清风生。感此默自叹,白日车前明。

彭山道中

烟鸟归林巳夕阳,野人相引度高冈。马头一片青山影,经过絺衣似水凉。

歌风台

歌风台下春水黄,歌风台上春草碧。黄河之水日夜流,碧草年年自春色。


汉祖当时为帝王,龙泉三尺飞秋霜。五年马上得天下,富贵乐在归故乡。


台前老人争拜跪,柱杖麻衣见天子。龙颜自喜还自伤,一半随龙半随鬼。


翻思昔日亭长时,一心捧檄日夜驰。耶今宇宙过四海,一榻之外谁撑持。


却令猛士镇寰宇,安得长年在乡里。可怜创业垂统君,后使乾机付诸吕。


淮阴少年韩将军,金戈铁马立战勋。藏弓烹狗太逼迫,解衣推食何殷勤。


致令英雄遭妇手,血溅红裙当斩首。萧何下狱子房归,左右功臣皆掣肘。


还乡悲唱大风歌,向来老将今无多。咸阳宫阙亲眼见,不忍荆棘埋铜驼。


台前老人泪如雨,为言不独汉高祖。古来世事无不然,稍稍功成忘险阻。


荒祠古庙名歌台,前人巳尽今人哀。感激悲歌下台去,断碑春雨生莓苔。

斑竹图

湘君泣尽泪痕乾,翠袖萧萧倚暮寒。却忆洞庭为客处,满湖风月泛舟看。

为玉泉山人题

天池直接扶桑东,百川委会来无穷。两崖为门障海口,大江中流潮汐通。


丰山横鹜东奔放,浪啮沙崖穿玲珑。翠凤飞来白银阙,金鳌涌出金莲宫。


天台赤城此磅礴,间气往往生英雄。鸿儒硕士世不乏,神灵秀异天所钟。


玉泉山人独嗜古,食贫力土专而工。结庐椒江望蓬岛,坐看海气浮青红。


含嚼英华嗽芳润,吐纳光景嘘长虹。群仙窈窕罗几席,洪波浩瀚涵心胸。


蕞尔一乡不满意,邈焉四海将奚从。日披黄卷对贤圣,上并周孔齐羲农。


国风雅颂导于正,典谟训诰操瘚中。权谋智术竞趋利,玄谈清议咸归空。


濂洛崛起树名教,千载道学开盲聋。仁义行师佐伊吕,礼乐出治登夔龙。


拯救生民布仁化,此心烱烱今昔同。食息梦寐若见之,上下议论相磨砻。


论交岂止一世士,直追三代还淳风。屈伸去就随所遇,仕止进退皆从容。


某山某水吾钓游,归来旧隐巢云松。

閒居偶题

雨歇阶草净,鸟鸣丛竹中。偶无轮鞅过,遂与山林同。


晞发庭际日,振衣松下风。自非捐世故,谁得此相从。

次郑好义见贻韵 其三

少时见白日,意谓手可扳。仰天邈无阶,狂走徒赪颜。


尺绠愧深汲,寸管无全斑。圣途千万里,用力恒苦艰。


安得骖飞龙,倏尔升天关。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 其五

三朝兼庶政,仁孝感婴孩。万岁千秋志,经天纬地才。


未登宸极定,忍见泰山颓。圣子承皇业,能舒四海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