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方孝孺的诗集296条

登归云寺阁

栖身丹壑总忘归,水阁频登趣不稀。雨脚斜侵耕叟笠,苔花青匝定僧衣。


山馀积雪寒犹壮,岩堕流星晓更飞。卜筑何当居此地,玉堂金马任相违。

次韵谢蜀王六首 其二

志是子渊方是广,才如曾点始为狂。自惭末学何为者,孤负恩言鬓欲苍。

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 其二

昧爽先求问寝衣,三朝日日礼无遗。古来世子能敦孝,惟有文王最可师。

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 其三

祖训昭昭日月新,由来治国本天伦。令名要使传千载,仁政须教及万民。

谢蜀王赐果十首 其五

九重勤俭恤民劳,锡贡深思道路遥。异味奇珍俱诏罢,皇明家法胜前朝。

游峨眉山纪行 其八

孤舟湖口一名僧,咫尺乡山识未曾。今去峨眉同览胜,跻扳须上百千层。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 其九

奉诏名山作胜游,壮怀如水不停流。今朝独坐峨眉顶,一览端能隘九州。

次韵谢蜀王六首 其六

德胜东平弟与兄,共誇乐国似蓬瀛。近闻传令安黎庶,欢动山南十万兵。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 其一

落日斜明挂树瓢,下方城郭去人遥。青山过雨僧深定,门外云封独木桥。

为玉泉山人题

天池直接扶桑东,百川委会来无穷。两崖为门障海口,大江中流潮汐通。


丰山横鹜东奔放,浪啮沙崖穿玲珑。翠凤飞来白银阙,金鳌涌出金莲宫。


天台赤城此磅礴,间气往往生英雄。鸿儒硕士世不乏,神灵秀异天所钟。


玉泉山人独嗜古,食贫力土专而工。结庐椒江望蓬岛,坐看海气浮青红。


含嚼英华嗽芳润,吐纳光景嘘长虹。群仙窈窕罗几席,洪波浩瀚涵心胸。


蕞尔一乡不满意,邈焉四海将奚从。日披黄卷对贤圣,上并周孔齐羲农。


国风雅颂导于正,典谟训诰操瘚中。权谋智术竞趋利,玄谈清议咸归空。


濂洛崛起树名教,千载道学开盲聋。仁义行师佐伊吕,礼乐出治登夔龙。


拯救生民布仁化,此心烱烱今昔同。食息梦寐若见之,上下议论相磨砻。


论交岂止一世士,直追三代还淳风。屈伸去就随所遇,仕止进退皆从容。


某山某水吾钓游,归来旧隐巢云松。

敬次张南轩赠朱文公韵送董公

昔忝国士荐,观光帝王州。强言酬顾问,流汗对冕旒。


有诏试文章,下笔心怀羞。退朝东閤下,获与夫子游。


夫子燕蓟来,气貌何休休。至尊重纯德,特为储王留。


出入朝两宫,宠恩正绸缪。予时报闻罢,归饭田间牛。


升沉本命分,出处非人谋。安知十载后,握手梁山幽。


虫鸣月耿耿,雁度风飕飕。话旧若梦中,一笑忘百忧。


况玆林泉窟,足以寓冥搜。仰看岷峨峰,俯视江汉流。


敬慎以为楫,忠贞以为辀。居夷圣所欲,勿惮道阻脩。

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 其十四

我与东风作主宾,忍教负却太平春。一觞一咏酬佳景,也未输他世上人。

又送叔贞之成都

空名诳当世,自误还劳人。郑子复为谁,跋涉穷冬春。


去年赴上国,风雪迷江津。徒步从我行,面黑手足皴。


今玆有徵命,欲往志靡伸。子复之成都,代余陈所因。


念子远游学,三年别慈亲。敝衣犯缁垢,断裂莫为纫。


蜀道幸坦平,王化甚惠仁。历览快心目,庶足忘苦辛。


诸葛政犹在,少陵诗有神。浩荡观大江,穹秀瞻峨岷。


心胸蕴奇伟,抚事气益振。丈夫平生怀,岂惟安其身。


况可广咨访,大邦多缙绅。恨我不得俱,惟恐孤主恩。


见王再三谢,念此疏远臣。

勉学诗 其十九

布帛文被体,粟菽味充饥。常人未识察,往往争好奇。


贪奇不愿宝,刻成无当卮。大钧播万类,琐细各有宜。


得时易长养,失叙徒施为。哀哉杨朱泪,滴向他路

过宁陵县学

师道古所重,义与君父同。自从东汉来,节行著高风。


系理或诉冤,死请代以躬。收葬与抚孤,恳恻贯苍穹。


圣贤垂大法,勉孝兼劝忠。岂闻讼其师,挤寘囹圄中。


执宪者何心,此辈忍见容。不惟紊人纪,实斁上帝衷。


至理有相关,斯乃教化宗。扶持罔失坠,允藉参赞功。


末俗日悍骄,童稚忘敬恭。滔滔未有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