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方孝孺的诗集296条

山中对景书怀

乌靴脱却换青鞋,踏遍名山惬素怀。虎啸石头风万壑,鹤眠松顶月千厓。


云开面面峰如削,谷转行行树似排。湖海故交零落尽,烟霞清趣几人偕。

次韵留别陈季明先生 其二

每怀海上三秋别,来借山中一榻眠。妙论久容亲讲席,深杯相劝惜离筵。


时清共喜闲身健,情重翻令别意绵。他日朝廷访遗老,吹嘘拟进白云篇。

赠韩敏道先生赴召

先生乐道慕前人,又被书徵觐紫宸。诗卷巳随官棹月,布衣还染属车尘。


文章共喜遭逢晚,礼乐应知入问频。登眺凤台多制作,邮筒珍重寄河滨。

次韵谢蜀王六首 其二

志是子渊方是广,才如曾点始为狂。自惭末学何为者,孤负恩言鬓欲苍。

谢蜀王赐果十首 其八

利欲颓波挽不回,几人沉溺坏灵台。要明圣道无穷意,须仗贤王不世才。

蜀相像

羽扇纶巾一卧龙,誓匡宝祚剪奸雄。图开八阵神机外,国定三分掌握中。

闻卢原质表兄廷试探花郎授编脩喜而寄之

奉天殿上榜初开,共贺江南得秀才。好是青萝居士说,近来文运属天台。

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 其三

祸生既有胎,福茂讵无根。玄理谅不爽,群动何纭纭。


商周数百载,积累基至仁。胤嗣岂皆贤,所藉先泽存。


后王昧经远,谋虑止其身。于道或隅合,秉心殊未纯。


永怀极盛时,民物熙阳春。孟氏好斥霸,恶彼能乱真。

邻父携酒相饮

夷惠俱可慕,清和合天真。汨予流俗中,岂暇思古人。


抱拙耻为佞,遇物展殷勤。虽无失巳尤,事过每自嗔。


邻翁偶相访,延坐列主宾。为言秫田登,愿我尝其新。


巨榼倾浊醪,鸡黍杂前陈。持杯强劝饮,礼率意态亲。


顾予寡德业,无以给北邻。何阶及尔辈,愧此风俗淳。


酒酣述往事,所历多苦辛。却忆全盛时,无言指苍旻。


世运有隆替,玄造岂不仁。父老且少安,汝本三代民。


九重敦政教,万几尽经纶。行当

题童贤母卷后

南山有乔木,柯叶敷重阴。匪惟雨露滋,土瘦根本深。


童氏秉孝义,兄弟同一心。构获良足多,先泽久浸淫。


卓哉贤母行,乡邦迭嗟钦。妇道尽恭睦,庭训肃规箴。


救殍麾廪粟,收宗散籯金。生业随日增,善积祥庆寻。


绳绳螽斯应,玉立兰芽森。玄理谅靡僣,令德斯鉴临。


又送叔贞之成都

空名诳当世,自误还劳人。郑子复为谁,跋涉穷冬春。


去年赴上国,风雪迷江津。徒步从我行,面黑手足皴。


今玆有徵命,欲往志靡伸。子复之成都,代余陈所因。


念子远游学,三年别慈亲。敝衣犯缁垢,断裂莫为纫。


蜀道幸坦平,王化甚惠仁。历览快心目,庶足忘苦辛。


诸葛政犹在,少陵诗有神。浩荡观大江,穹秀瞻峨岷。


心胸蕴奇伟,抚事气益振。丈夫平生怀,岂惟安其身。


况可广咨访,大邦多缙绅。恨我不得俱,惟恐孤主恩。


见王再三谢,念此疏远臣。

过宁陵县学

师道古所重,义与君父同。自从东汉来,节行著高风。


系理或诉冤,死请代以躬。收葬与抚孤,恳恻贯苍穹。


圣贤垂大法,勉孝兼劝忠。岂闻讼其师,挤寘囹圄中。


执宪者何心,此辈忍见容。不惟紊人纪,实斁上帝衷。


至理有相关,斯乃教化宗。扶持罔失坠,允藉参赞功。


末俗日悍骄,童稚忘敬恭。滔滔未有艾,

送义乌龚叔安给事归省 其一

鸡舌同含侍紫宸,朝回东阁每相亲。片帆忽逐西风去,鸳鹭行中少一人。

次郑好义见贻韵 其五

山中一樽酒,慰此离别肠。清夜步广庭,大星吐寒芒。


向来负奇气,举目空四方。栖迟盛年至,留滞天南荒。


君看升帝闲,不必真乘黄。

二十九日 其三

就木悲贤杰,持家赖哲兄。三人嗟莫并,一世竟何成。


毁壁千秋痛,看云此日情。遥怜小儿子,念我倚栏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