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方孝孺的诗集296条

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 其十三

乌石冈头白苧衣,几回醉伴夕阳归。山中兄弟遥相忆,未必天心与我违。

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 其十

江山万里无黄耳,雨露三年忆紫荆。日暮出门闻雁过,忍听云畔索群声。

无题 其三

伯兄海上思相见,幼子山南忆别离。两地关心归未得,夜看云汉立多时。

谢蜀王赐果十首 其二

翠笼擎出殿门东,受赐群臣喜色同。却笑开元恩未广,秪将异味悦深宫。

读书斋

翼翼高斋,秩秩群经。推辞绎义,必敬必诚。持心惟虚,是受是承。


立志惟笃,是毅是弘。恢廓其量,可吞沧溟。奋作其勇,若捍都城。


求之勿易,思之勿更。取之欲博,约之欲精。圣言何疑,不疑不明。


圣道何正,不正不平。融会其殊,操植其恒。朝斯夕斯,期乎有成。


外怯不足,小德微能。内有若无,盎溢缶盈。惟仁之居,惟义之贞。


霁月之明,止水之澄。天君明泰,我纵我横。道无不得,理无不形。


富贵敝屣,子女酷刑。难玷污辱,宁过㓗清。大之天下,小之家庭。


是经是纬,是章是程。圣读庸行,马牛冠缨。博览孔殷,书匮是铭。


允矣君子,夜寐夙兴。惟诚惟勇,有权有衡。圣训赫临,于几于楹。


圣经是读,圣德是行。

江山万里图

我昔奉敕辞金阙,西下巴川持使节。


仙槎二月出龙河,万里春风掉晴雪。


吴江茫茫入杳冥,棹歌初过蛾眉亭。


锦袍不见李供奉,白云遮断三山青。


烟芜涨绿知何地,白鸟双双没淮树。


片帆风满疾如飞,矫首惊看溯流去。


大孤小孤横雪波,匡庐五老青嵯峨。


九江秀色叹奇绝,半空飞瀑悬银河。


推篷竟日闲吟倚,瞬息舟移洞庭水。


君山如黛压中流,十二烟鬟镜光里。


好山远自峨眉来,潇湘练明天际开。


疑峰九点落空翠,重华孤坟安在哉?武昌地转多遗迹,隔


岸鸟鸣瞻赤壁。


烟焰旌旗魏武兵,纶巾羽扇周郎策。


扶醉曾登黄鹤楼,汉阳城对鹦鹉洲。


即从鄂渚棹明月,溯流直上窥荆州。


夷陵山势多重叠,楚树蛮云远相接。


欲向夔城入锦城,还于巴峡穿巫峡。


神女峰前路欲迷,瞿塘滟滪闻猿啼。


五溪越尽见雪岭,但见青天鸟道低。


万里桥西看立马,足迹经游半天下。


愧无草檄拟相如,笑掷橐金轻陆贾。


今年诏许临丹丘,梦中往往惊羁愁。


江山谁写入图画,眼中历历如经游。


岸巾一览发长啸,满襟爽气高堂秋。

二十九日 其二

野人哀感日,天子戊辰年。巳负悬弧意,空吟陟岵篇。


病身难报国,歉岁欲求田。筑室依先陇,将心诉九泉。

题竹月图送太学生归省

黄金台上月,照尔忆亲情。归去供甘旨,春林笋正生。

奉试灵芝甘露论

汉家图治策贤良,董子昌言日月光。自笑腐儒千载后,却劳圣主试文章。

次韵赠方员岩山人

到处清泉可洗心,禅机一指用功深。任教东住复西住,不改乡音与梵音。


见客喜为青眼顾,能诗懒效白头吟。近来识面峨眉上,萝月松云得共寻。

病中除夕 其二

三十知未老,巳难同少年。功名谢时辈,心事愧前贤。

赠韩敏道先生赴召

先生乐道慕前人,又被书徵觐紫宸。诗卷巳随官棹月,布衣还染属车尘。


文章共喜遭逢晚,礼乐应知入问频。登眺凤台多制作,邮筒珍重寄河滨。

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 其十

税薄刑清见盛时,民安田里俗熙熙。欲求上古无为治,仁孝君王自足师。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 其九

奉诏名山作胜游,壮怀如水不停流。今朝独坐峨眉顶,一览端能隘九州。

游峨眉山纪行 其五

客久贤王两赐衣,不知春到巳春归。清朝试出都门看,留得残红一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