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方孝孺的诗集296条

无题 其一

宫臣传教造安车,驾出金门赐旧儒。优老免亲藩国政,入朝唯读帝王书。

童景纯来 其二

欹枕雨声歇,竹间闻鸟鸣。病惟愁是伴,闲与懒相成。


堕地惊兹日,终天负所生。一杯鱼菽祭,悲感泪纵横。

谢蜀王抚问赐药六首 其四

大名传海宇,盛德冠时人。文字天垂象,姿颜岳䧏神。


仁施邦域远,年与宪章新。愿沐恩波阔,花溪理钓缗。

深虑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勉学诗 其十一

人心天机在,利欲日夜昏。好苗莫助长,恶木先除根。


斧斤一时缓,恶木何由断。莫畏根株深,所忧筋力短。

次韵兄调弟希政并柬郑叔度 其一

百年乔木阴当户,五亩幽居水映茅。好古喜寻遗老问,避喧懒与贵人交。


从兄受学惭苏辙,与弟分财笑薛包。孝友传家得无愧,聚蚊免使退之嘲。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 其四

相宅图方献,还宫疾遽侵。鼎龟悬宝命,笙鹤动哀音。


谁绍三皇治,徒倾四海心。关中诸父老,犹望翠华临。

杂诗四首 其三

贾生信英才,蚤识当世事。身逢致治期,遇主亦天意。


道高固难合,流俗工媢忌。一死尚足多,千秋想奇气。

荷花渚禽

绝世丰姿不受尘,丹霞为质玉为神。渚禽莫怪开时晚,一洗寻常草木春。

题王叔明墨竹为郑叔度赋

吴下王蒙艺且文,吴兴赵公之外孙。


黄尘飘荡今白发,典刑远矣风流存。


华亭朱芾称善画,每观蒙画必叹诧。


谓言妙处逼古人,世俗相传倍增价。


昔年夜到南屏山,高堂素壁五月寒。


壁间举目见修竹,烟雨冥漠蛟龙蟠。


呼童秉烛久不寐,细看醉墨王蒙字。


固知蒙也好天趣,画师岂解知其意。


分枝缀叶人所知,要外枝叶求神奇。


天机贵足不贵似,此事不可传诸师。


麟溪郑君好奇士,爱画犹能赏其趣。


呜呼!世间作者非不多,郑君甚少可奈何。

木皮岭

自惭非佛亦非仙,也宿丹崖绿树巅。晓汲衣翻草头露,午炊灶起木皮烟。


日离沧海三竿远,天厌乌纱五尺连。蝢觉眼前无俗物,片云飞过鸟争喧。

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 其一

贤君德业本天成,犹待脩心道益明。喜见储王亲笔砚,更须讲学近儒臣。

谈诗 其一

举世皆宗李杜诗,不知李杜更宗谁。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

应召赴京道上有作 其二

官程催岁暮,百尺可停牵。烟浦高低树,晚江来去船。


青山过越少,沧海带吴偏。所遇无亲旧,怀人兴眇然。

送郑履顺 其二

学是千秋事,文非一艺卑。古来传道术,谁免假言辞。


鲁史三王政,周官百世规。知君美才气,慎勿负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