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写人的诗集1659条

寄蕲州高郎中

贾傅栖迟楚泽东,兰皋三度换秋风。纷纷世事来无尽,


黯黯离魂去不通,直道未能胜社鼠,孤飞徒自叹冥鸿。


知君多少思乡恨,并在山城一笛中。

送严黄门拜御史大夫再镇蜀川兼觐省

授钺辞金殿,承恩恋玉墀。登坛汉主用,讲德蜀人思。


副相韩安国,黄门向子期。刀州重入梦,剑阁再题词。


春草连青绶,晴花间赤旗。山莺朝送酒,江月夜供诗。


许国分忧日,荣亲色养时。苍生望已久,来去不应迟。

清平调·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归国谣·双脸

双脸,小凤战蓖金飐艳。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


锦帐绣帷斜掩,露珠清晓簟,粉心黄蕊花靥,黛眉山两点。

早春行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露沾湿。


玉闺青门里,日落香车入。


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忆君长入梦,归晚更生疑。


不及红檐燕,双栖绿草时。

赠质上人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渑池

西秦北赵各称高,池上张筵列我曹。


何事君王亲击缶,相如有剑可吹毛。

黄陵庙词 / 黄陵庙词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角弓

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无胥远矣。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


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愈。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


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如食宜饇,如酌孔取。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莫肯下遗,式居娄骄。


雨雪浮浮,见晛曰流。如蛮如髦,我是用忧。

大雅·文王有声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


筑城伊淢,作丰伊匹。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


王公伊濯,维丰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维翰。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


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

大雅·公刘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离骚(节选)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读袁公路传

成败相寻岂有常,英雄最忌数悲伤。
芜蒌豆粥从来事,何恨邮亭坐箦床?

泷冈阡表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烈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盖自嘉祐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今上初郊,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