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哲理的诗集428条

问支琴石

疑因星陨空中落,叹被泥埋涧底沈。天上定应胜地上,
支机未必及支琴。提携拂拭知恩否,虽不能言合有心。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原作:原驱)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奉和幸白鹿观应制

云骖驱半景,星跸坐中天。国诞玄宗圣,家寻碧落仙。


玉杯鸾荐寿,宝算鹤知年。一睹光华旦,欣承道德篇。

和虞部韦郎中寻杨驸马不遇

金屋琼台萧史家,暮春三月渭州花。


到君仙洞不相见,谓已吹箫乘早霞。

送郭正字归郢上

济江篇已出,书府俸犹贫。积雪商山道,全家楚塞人。


大堤逢落日,广汉望通津。却别渔潭下,惊鸥那可亲。

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

郭南云水佳,讼简野情发。紫芝每相引,黄绶不能绁。


稍入石门幽,始知灵境绝。冥搜未寸晷,仙径俄九折。


蟠木盖石梁,崩岩露云穴。数峰拔昆仑,秀色与空澈。


玉气交晴虹,桂花留曙月。半岩采珉者,一点如片雪。


真赏无前程,奇观宁暂辍。更闻东林磬,可听不可说。


兴中寻觉化,寂尔诸象灭。

明日

天上参旗过,人间烛焰销。谁言整双履,便是隔三桥。


知处黄金锁,曾来碧绮寮。凭栏明日意,池阔雨萧萧。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师旷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不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步虚词二首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三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华表千年一鹤归,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早秋宿叶堕所居

池荷叶正圆,长历报时殚。旷野云蒸热,空庭雨始寒。


蝇蚊犹得志,簟席若为安。浮世知谁是,劳歌共一欢。

古意诗

挟瑟丛台下,徙倚爱容光。


伫立日已暮,戚戚苦人肠。


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


锦衾无独暖,罗衣空自香。


明月虽外照,宁知心内伤?

子产坏晋馆垣

  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 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请命。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疠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


  文伯复命。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


  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其知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