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先秦的诗集1167条

国风·豳风·破斧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成相杂辞

请成相。世之殃。


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


如瞽无相何伥伥。请布基。


慎圣人。愚而自专事不治。


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


论臣过。反其施。


尊主安国尚贤义。拒谏饰非。


愚而上同国必祸。曷谓罢。


国多私。比周还主党与施。


远贤。近谗。


忠臣蔽塞主势移。曷谓贤。


明君臣。上能尊主爱下民。


主诚听之。天下为一四海宾。


主之孽。谗人达。


贤能遁逃国乃蹷。愚以重愚。


暗以重暗成为桀。世之灾。


妬贤能。飞廉知政任恶来。


卑其志意。大其园囿高其台。


武王怒。师牧野。


纣卒易乡启乃下。武王善之。


封之于宋立其祖。世之衰。


谗人归。比干见刳箕子累。


武王诛之。吕尚招麾殷民怀。


世之祸。恶贤士。


子胥见杀百里徒。穆公得之。


强配五伯六卿施。世之愚。


恶大儒。逆斥不通孔子拘。


展禽三绌。春申道缀基毕输。


请牧基。贤者思。


尧在万世如见之。谗人罔极。


险陂倾侧此之疑。基必施。


辩贤罢。文武之道同伏戏。


由之者治。不由者乱何疑为。


凡成相。辩法方。


至治之极复后王。慎墨季惠。


百家之说诚不祥。治复一。


脩之吉。君子执之心如结。


众人贰之。谗夫弃之形是诘。


水至平。端不倾。


心术如此象圣人。□而有势。


直而用抴必参天。世无王。


穷贤良。暴人刍豢仁人糟糠。


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


治之经。礼与刑。


君子以脩百姓宁。明德慎罚。


国家既治四海平。治之志。


后势富。君子诚之好以待。


处之敦固。有深藏之能远思。


思乃精。志之荣。


好而一之神以诚。精神相反。


一而不贰为圣人。治之道。


美不老。君子由佼以好。


下以教诲子弟。上以事祖考。


成相竭。辞不蹷。


君子道之顺以达。宗其贤良辩其殃孽□□□。


请成相。道圣王。


尧舜尚贤身辞让。许由善卷。


重义轻利行显明。尧让贤。


以为民。氾利兼爱德施均。


辩治上下。贵贱有等明君臣。


尧授能。舜遇时。


尚贤推德天下治。虽有贤圣。


适不遇世孰知之。尧不德。


舜不辞。妻以二女任以事。


大人哉舜。南面而立万物备。


舜授禹以天下。尚德推贤不失序。


外不避仇。内不阿亲贤者予。


禹劳心力。尧有德。


干戈不用三苗服。举舜甽畝。


任之天下身休息。得后稷。


五谷殖。夔为乐正鸟兽服。


契为司徒。民知孝尊弟有德。


禹有功。抑下鸿。


辟除民害逐共工。北决九河。


通十二渚疏三江。禹傅土。


平天下。躬亲为民行劳苦。


得益皋陶。横革直成为辅。


契玄王。生昭明。


居于砥石迁于商。十有四世乃有天乙是成汤。


天乙汤。论举当。


身让卞随举牟光。□□□□道古贤圣基必张。


□□愿陈辞。世乱恶善不此治。


隐讳疾贤。良由姦诈鲜无灾。


患难哉阪为先圣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


后未知更何觉时。不觉悟。


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


忠不上达。蒙掩耳目塞门户。


门户塞。大迷惑。


悖乱昏莫不终极。是非反易。


比周期上恶正直。正直恶。


心无度。邪枉辟回失道途。


已无邮人我独自美岂无故。不知戒。


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反复言语生诈态。人之态。


不如备。争宠疾贤利恶忌。


妬功毁贤。下敛党与上蔽匿。


上壅蔽。失辅势。


任用谗夫不能制。郭公长父之难。


厉王流于彘。周幽厉。


所以败。不听规谏忠是害。


嗟我何人。独不遇时当乱世。


欲对衷言不从。恐为子胥身离凶。


进谏不听。刭而独鹿弃之江。


观往事。以自戒。


治乱是非亦可识。□□□□托于成相以喻意。


请成相。言治方。


君论有五约以明。君谨守之。


下皆平正国乃昌。臣下职。


莫游食。务本节用財无极。


事业听上。莫得相使一民力。


守其职。足衣食。


厚薄有等明爵服。利往卬上。


莫得擅与孰私得。君法明。


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


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


君法仪。禁不为。


莫不说教名不移。脩之者荣。


离之者辱孰它师。刑称陈。


守其银。下不得用轻私门。


罪祸有律。莫得轻重威不分。


请牧祺。用有基。


主好论议必善谋。五听循领。


莫不理续主执持。听之经。


明其请。参伍明谨施赏刑。


显者必得隐者复显民反诚。言有节。


稽其实。信诞以分赏罚必。


下不欺上。皆以情言明若日。


上通利。隐远至。


观法不法见不视。耳目既显。


吏敬法令莫敢恣。君教出。


行有律。吏谨将之无敌铍滑。


下不私请。各以所宜舍巧拙。


臣谨脩。君制变。


公察善思论不乱。以治天下。


后世法之成律贯。

论语七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踰 同:逾)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論語?衛靈公》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邺民歌

邺有贤令兮为史公。
决漳水兮灌邺旁。
终古舄兮生稻梁。

周秦民歌

讴乎其已乎。
苞乎其往归田成子乎。

青蝇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羔裘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周颂·有客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有萋有且,敦琢其旅。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言授之絷,以絷其马。薄言追之,左右绥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楚人为诸御己歌

薪乎菜乎。
无诸御己讫无子乎。
菜乎薪乎。
无诸御己讫无人乎。

衡门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泗上谣

称乐太早绝鼎系。

子革对灵王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


  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

崧高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

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

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钩膺濯濯。

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往近王舅,南土是保。

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

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

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战国策引谚

见君之乘下之。
见杖起之。
以书为御者。
不尽马之情。
以古制今者。
不达事之变。
厚者不损人以自益。
仁者不危躯以要名。

相和歌

嗟来桑户乎。
嗟来桑户乎。
而已反其真。
而我犹为人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