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先秦的诗集1167条

申胥谏许越成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申胥谏曰:“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吴王曰:“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为大虞乎?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乃许之成。


  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乾,足以结信矣。以盟为无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吴王乃许之,荒成不盟。

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九章之三 哀郢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都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申之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杨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蝉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之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而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维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


尧舜之抗行兮,嘹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论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秋​水​(节​选)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驺虞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


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勾践灭吴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有的哺为“饣”偏旁)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敝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遂灭吴。

卜居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

“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大招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春气奋发,万物遽只。


冥凌浃行,魂无逃只。


魂魄归来!无远遥只。


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


东有大海,溺水浟浟只。


螭龙并流,上下悠悠只。


雾雨淫淫,白皓胶只。


魂乎无东!汤谷寂寥只。


魂乎无南!南有炎火千里,蝮蛇蜒只。


山林险隘,虎豹蜿只。


鰅鳙短狐,王虺骞只。


魂乎无南!蜮伤躬只;


魂乎无西!西方流沙,漭洋洋只。


豕首纵目,被发鬤只。


长爪踞牙,诶笑狂只。


魂乎无西!多害伤只。


魂乎无北!北有寒山,趠龙赩只。


代水不可涉,深不可测只。


天白颢颢,寒凝凝只。


魂乎无往!盈北极只。


魂魄归来!闲以静只。


自恣荆楚,安以定只。


逞志究欲,心意安只。


穷身永乐,年寿延只。


魂乎归来!乐不可言只。


五谷六仞,设菰梁只。


鼎臑盈望,和致芳只。


内鸧鸽鹄,味豺羹只。


魂乎归来!恣所尝只。


鲜蠵甘鸡,和楚酪只。


醢豚苦狗,脍苴蒪只。


吴酸蒿蒌,不沾薄只。


魂兮归来!恣所择只。


炙鸹烝凫,煔鹑敶只。


煎鰿膗雀,遽爽存只。


魂乎归来!丽以先只。


四酎并孰,不涩嗌只。


清馨冻饮,不歠役只。


吴醴白蘖,和楚沥只。


魂乎归来!不遽惕只。


代秦郑卫,鸣竽张只。


伏戏《驾辩》,楚《劳商》只。


讴和《扬阿》,赵萧倡只。


魂乎归来!定空桑只。


二八接舞,投诗赋只。


叩钟调磬,娱人乱只。


四上竞气,极声变只。


魂乎归来!听歌譔只。


朱唇皓齿,嫭以姱只。


比德好闲,习以都只。


丰肉微骨,调以娱只。


魂乎归来!安以舒只。


嫮目宜笑,娥眉曼只。


容则秀雅,稚朱颜只。


魂乎归来!静以安只。


姱修滂浩,丽以佳只。


曾颊倚耳,曲眉规只。


滂心绰态,姣丽施只。


小腰秀颈,若鲜卑只。


魂乎归来!思怨移只。


易中利心,以动作只。


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长袂拂面,善留客只。


魂乎归来!以娱昔只。


青色直眉,美目媔只。


靥辅奇牙,宜笑嘕只。


丰肉微骨,体便娟只。


魂乎归来!恣所便只。


夏屋广大,沙堂秀只。


南房小坛,观绝霤只。


曲屋步壛,宜扰畜只。


腾驾步游,猎春囿只。


琼轂错衡,英华假只。


茝兰桂树,郁弥路只。


魂乎归来!恣志虑只。


孔雀盈园,畜鸾皇只!


鵾鸿群晨,杂鶖鸧只。


鸿鹄代游,曼骕驦只。


魂乎归来!凤凰翔只。


曼泽怡面,血气盛只。


永宜厥身,保寿命只。


室家盈廷,爵禄盛只。


魂乎归来!居室定只。


接径千里,出若云只。


三圭重侯,听类神只。


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魂兮归来!正始昆只。


田邑千畛,人阜昌只。


美冒众流,德泽章只。


先威后文,善美明只。


魂乎归来!赏罚当只。


名声若日,照四海只。


德誉配天,万民理只。


北至幽陵,南交阯只。


西薄羊肠,东穷海只。


魂乎归来!尚贤士只。


发政献行,禁苛暴只。


举杰压陛,诛讥罢只。


直赢在位,近禹麾只。


豪杰执政,流泽施只。


魂乎来归!国家为只。


雄雄赫赫,天德明只。


三公穆穆,登降堂只。


诸侯毕极,立九卿只。


昭质既设,大侯张只。


执弓挟矢,揖辞让只。


魂乎来归!尚三王只。

国风·王风·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国风·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苏秦以连横说秦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不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

大雅·灵台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公子重耳对秦客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