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牵引,拉,拽:~车。~船。~累(lěi )。~儿带女。
- 耷拉着:~着辫子。
- 延长时间:~延。~欠。~债。
英语 drag, tow, haul; delay, prolong
德语 ziehen (V)
法语 tirer,traîner,retarder
详细字义
◎ 拖
拕 tuō
〈动〉
(1) (形声。本作“拕”,左形,右声。本义:曳引)
(2) 同本义 [drag;haul;pull]
拕,引也。——《广雅》
纵体拖发。——《淮南子·齐俗》
拖其衣被。——《淮南子·人间世》
拖舟而入水。——《汉书·南越传》
又如:拖上州拔下县(被拖到州里,拉到县上);拖罟(拖网);拖钩(拔河的别称);拖刀计(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机回击之计);拖扯(拉扯;拉住)
(3) 牵累,牵制 [tie down]。
如:拖带(连带;附带);拖空子(受累亏空)
(4) 下垂 [hang]
峨大冠拖长绅。——明· 刘基《卖柑者言》
又如:拖天扫地(形容衣服过长);拖玉(衣襟下垂带玉佩。喻指显贵);拖地锦(女子结婚时的披红);拖挂(下垂。亦指小竽之物);拖露(下垂)
(5) 拖延 [delay;defer]。
如:拖水夹桨(拖泥带水,不爽快);拖腔(歌唱时字句后的延长音调);拖缠(拖延纠缠);这项工作的完成时间拖得太长了
(6) 沉重或困难地负担着 [burden]。
如:拖了一身债
(7) 强夺或费力取得 [wrest]
秦牛缺径于山中而遇盗…拖其衣被。——《淮南子》
(8) 披散 [dishevel]
纵体拖发,箕倨反言。——《淮南子》
(9) 掷 [throw]
昔闻杨伯起,拖金振清风。—— 南朝梁· 吴均诗
牽拉。如:「拖拽」、「拖人下水」、「火車頭後面拖著十節車箱。」
垂著、搭著。如:「拖著兩條大辮子。」唐·溫庭筠〈張靜婉採蓮歌〉:「蘭膏墜髮紅玉春,燕釵拖頸拋盤雲。」
延宕。如:「拖延」、「拖時間」、「拖拖拉拉」。
同拕。【班固·西都賦】挾師豹,拖熊螭。【註】拖,曳也。讀平聲。
又【禮·少儀】僕者負良綏,申之面,拖諸幦。【疏】拖,猶擲也。亦引也。綏申於面前而引之,可置車幦上也。【論語】加朝服拖紳。【司馬相如·上林賦】宛虹拖於楯軒。【註】拖謂申加於上也。讀上聲或去聲。
又【廣韻】【集韻】?吐邏切。牽車也。
曳也。从手它聲。託何切
(拕)曳也。申部曰:束縛捽抴爲臾。又曰:?者,臾?也。然則?之義略同抴。一說?本作抴,後人避諱改之。南越傳:拕舟而入水。論語:加朝服扡紳。易:終朝三褫之。鄭本作拕,叚拕爲裭也。高誘注淮南遇盗拕其衣云:拕,奪也。从手它聲。託何切。十七部。廣韵又徒可切。
国际音标 tʰuo˥ 日语读音 HIKU韩语罗马 THA现代韩语 타越南语 đà
客家话 [梅县腔] to1 to5 [宝安腔] to1 [客英字典] to1 [沙头角腔] to1 [东莞腔] to1 [海陆腔] to1 [客语拼音字汇] to1 [台湾四县腔] to1粤语 to1潮州话 tua1
近代音 透母 歌戈韻 平聲陰 他小空;中古音 透母 箇韻 去聲 拖小韻 吐邏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歌部 ;王力系统:透母 歌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