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à]
部首 总笔画 13
笔顺 ノ一丨ノ丨一フ一一ノフノ丶
五笔86 TFVW
五笔86 TFEW
统一码 6B43
基本字义
  1. 〔~血〕古人盟会时,嘴唇涂上牲畜的血,表示诚意,如“~~为盟”。
  2. 用嘴吸取。
英文翻译

英语 smear one's mouth with blood of a victim when taking an oath

德语 trinken, Getränk (S)

法语 boire,serment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shà

〈动〉

(1) (形声。从欠,杀声。从“欠”表示与口、出气有关。本义:饮,微吸)

(2)[drink]

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史记》

(3) 特指饮血 [smear the blood]。如:歃盟(歃血为盟);歃会(歃血盟会);歃辞(歃血时宣读的盟词)

常用词组
歃血
國語辭典
  1. 参见「歃血 」条。

康熙字典
【辰集下】【欠】歃·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唐韻】山洽切【集韻】【韻會】【正韻】色洽切,?音喢。【說文】歠也。一曰歃血也。盟者以血塗口旁曰歃血。【淮南子·齊俗訓】胡人彈骨,越人齧臂,中國歃血,所由各異,其於信一也。【史記·平原君傳】王當歃血而定從。通作喢。【後漢·馮衍傳】喢血昆陽。

又通作唼。【前漢·高帝紀】唼血而盟。【集韻】或作?、哈。

又【廣韻】山輒切【集韻】色輒切,?音萐。義同。

又【集韻】迄洽切,音?。與?同。【博雅】嘗也。或作欱。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歠也。从欠臿聲。《春秋傳》曰:“歃而忘。”山洽切

『說文解字注』

(歃)歠也。歠者、㱃也。凡盟者歃血。从欠。臿聲。山沿切。八部。春秋傳曰。歃而忘。隱七年左傳。歃如?。服䖍曰。如、而也。臨歃而忘其盟載之辭。言不精也。許作而者、古如而通用。許所據與服異。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ʂɑ˥˧ 日语读音 SUSURU韩语罗马 SAP现代韩语

客家话 [梅县腔] cap7 [海陆腔] cap7 [客英字典] cap7 [台湾四县腔] cap7 [宝安腔] cap7粤语 saap3潮州话 cah4

近代音 中古音 審生母 葉韻 入聲 萐小韻 山輒切 三等 開口;審生母 洽韻 入聲 霎小韻 山洽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怗部 ;王力系统:山母 葉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