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敛,吸进:“将欲~之,必固张之”。
- 古同“翕”,和洽。
◎ 〔~县〕地名,在中国安徽省。简称“歙”,如“~砚”。
英语 to suck; a county's name in anhui
法语 (nom d'un district dans l'Anhui)
详细字义
◎ 歙 Shè
〈名〉
(1) 县名 [She county]。中国安徽省南部的县。徽墨、翕砚为其特产
(2) 另见 xī
基本词义
◎ 歙 xī
〈动〉
(1) 吸气或通过呼吸吸入 [inhale]
歙,缩鼻也。从欠,翕声。——《说文》。字亦作噏。
将欲噏之,必固张之。——《老子河上本》
崩腾歙众流,泱漭环中国。——《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歙蠡吞沱。——《石帆铭》
(2) 通“翕”。收缩,敛息 [furl]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老子》
开阖张歙。——《淮南子·本经》
开闭张歙。——《淮南子·精神》
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淮南子》
(3) 又如:歙肩(耸肩。形容身子微缩,作恐惧、谄媚状)
(4) 聚集 [accumulate]。如:歙集(聚集)
词性变化
◎ 歙 xī
〈形〉
(1) 和谐,融洽 [harmonious]
郡中歙然。——《汉书·韩延寿传》
(2) 又如:歙然(和洽的样子;安定的样子);歙歙(无所偏执的样子;投合的样子,朋比为奸的样子)
(3) 另见 shè
吸、吸入。南朝宋·鲍照〈石帆铭〉:「吐湘引汉,歙蠡吞沱。」
收藏、收敛。《老子·第三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淮南子·兵略》:「(用兵之道)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
一致、完全。《汉书·卷八一·匡衡传》:「将军诚召置莫府,学士歙然归仁。」
参见「歙县」、「歙砚」等条。
【唐韻】【正韻】許及切【集韻】【韻會】迄及切,?音吸。【說文】縮鼻也。一曰斂氣也。【老子·道德經】將欲歙之,必故張之。【淮南子·精神訓】開閉歙張,各有經紀。
又與翕同。【前漢·韓延壽傳】郡中歙然。【匡衡傳】歙然歸仁。
又【詩·小雅】翕翕訿訿。【漢書】作歙歙訿訿。【荀子】作噏噏呰呰。
又與脅通。【張衡·應閒】干進苟容,我不忍以歙肩。【註】歙,亦脅也。
又芔歙,林木鼓動之聲。【司馬相如·上林賦】藰蒞芔歙。【註】芔,古卉字。
又歙赩,赤色盛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皓壁?曜以日照,丹柱歙赩以電烶。
又【廣韻】書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失涉切,?音攝。義同。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丹陽有歙縣。【師古註】音攝。【廣輿記】?州府,晉曰新安,隋唐曰歙州,今爲縣,屬
?州府。
又【集韻】虛涉切,音偞。懼貌。或作惵。
縮鼻也。从欠翕聲。丹陽有歙縣。許及切
(歙)縮鼻也。糸部曰。縮者、蹴也。歙之言攝也。从欠。翕聲。許及切。十六部。丹陽有歙縣。陽當作楊。字之誤也。地理志、郡國志。丹楊郡歙縣。今江南徽州府歙縣、休寧縣皆其地也。今徽人讀武涉切。
国际音标 ɕi˥; ʂɤ˥˧ 日语读音 SUU韩语罗马 HUP现代韩语 흡
客家话 [梅县腔] hiak8 hiap8 [海陆腔] kip7 hip7 [客语拼音字汇] hib5 [台湾四县腔] kip7 hip7 [客英字典] hip7 kip7粤语 kap1 sip3
近代音 中古音 曉母 緝韻 入聲 吸小韻 許及切 三等 開口;審書母 葉韻 入聲 攝小韻 書涉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合部 ;曉母 合部 ;王力系统:書母 緝部 ;曉母 緝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