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叹”。
英语 sigh, admire
德语 säuseln
呼出长气,以发抒心中的忧闷感伤。如:「哀叹」、「感叹」、「仰天长叹」、「叹息」。《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称赞。如:「叹为观止」。《浮生六记·卷五·中山纪历》:「庆云见于西方,……观者莫不叹为奇瑞。」通「叹」。
〔古文〕?【唐韻】【集韻】他案切【正韻】他晏切,
?音炭。【說文】吞歎也。一曰太息也。與歎同。
又【廣韻】【集韻】他干切【正韻】他丹切,?音灘。義同。【詩·王風】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釋文】嘆,本亦作歎,吐丹反,協韻也。
又【大雅】而無永嘆。【釋文】歎,他安反,字或作嘆。
又叶他絹切,音?。【曹植賦】入空室而獨倚,對牀幃而切歎。歎叶上見。
又叶他涓切,音天。【曹大家·東征賦】陟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嘆。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
吞歎也。从口歎省聲。一曰太息也。他案切
(嘆)吞歎也。九經字㨾作吞聲也。非。按嘆歎二字今人通用。毛詩中㒳體錯出。依說文則義異。歎近於喜。嘆近於哀。故嘆訓吞歎。吞其歎而不能發。詳欠部。从口。歎省聲。他案切。十四部。一曰大息也。此別一義。與喟義同。
国际音标 tʰĄn˥˧ 唐代读音 tɑn tɑ̀n日语读音 NAGEKU NAGEKI韩语罗马 THAN现代韩语 탄越南语 han
客家话 [梅县腔] tan5 [东莞腔] tan5 [客英字典] tan5 [台湾四县腔] tan5 [客语拼音字汇] tan4 [宝安腔] tan5 [海陆腔] tan5粤语 taan3
近代音 透母 寒山韻 去聲 嘆小空;中古音 透母 寒韻 平聲 灘小韻 他干切 一等 開口;透母 翰韻 去聲 炭小韻 他旦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寒部 ;王力系统:透母 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