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ì]
部首 总笔画 5
笔顺 丨フ一ノフ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53F1
基本字义
  1. 大声呵斥:怒~。~问。~骂。~责。~咤(发怒的声音)。~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英文翻译

英语 scold, shout at, bawl out

德语 anschreien (V)

法语 gronde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chì

〈动〉

(1) (形声。从口,匕( )声。本义:大声呵斥)

(2) 同本义 [loudly rebuke]

叱,呵也。——《说文》

大呵为叱。——《苍颉篇》

迮而吐之曰叱。——《通俗文》

手剑而叱之。——《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大儿初醒,夫叱大儿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叱咤(怒喝);叱教(严格指教);叱辱(斥责侮辱)

(4) 呼喊;吆喝 [shout at]

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5) 又如:叱名(呼名,报名);叱令(喝令);叱叫(大声呼喝);叱嚷(叫嚷)

词性变化

chì

<叹>

(1) 斥声或叫声 [cry]

喑恶叱咤。——《史记·淮阴侯传》

(2) 又如:叱叱(呼喝声;大声指责的声音);叱咄(怒斥声)

常用词组
叱咄,叱呵,叱喝,叱骂,叱问,叱责,叱咤,叱咤风云
國語辭典
  1. 大聲責罵。如:「怒叱」。《禮記·曲禮上》:「尊客之前不叱狗。」

  2. 吆喝。如:「呼叱」、「喝叱」。唐·白居易〈新樂府·賣炭翁〉:「手把文書口稱敕,迴車叱牛牽向北。」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叱·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2

【集韻】火跨切,音化。開口貌。○按《正字通》同吪,通作䚰。無據。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訶也。从口七聲。昌栗切

『說文解字注』

(叱)訶也。訶,大言而怒也。从口七聲。昌栗切。十二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ʅ˥˧ 唐代读音 chit日语读音 SHIKARU韩语罗马 CIL现代韩语越南语 sứt

客家话 [客英字典] fa5 [宝安腔] fa5 [海陆腔] fa5 [台湾四县腔] fa5 [客语拼音字汇] cid5 qid5粤语 cik1潮州话 duah4

近代音 穿母 齊微韻 入聲作上聲 尺小空;中古音 穿昌母 質韻 入聲 叱小韻 昌栗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屑部 ;王力系统:昌母 質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