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ào]
部首 总笔画 15
笔顺 一一丨一丨一一丨一丨丶一丨フ丨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9B27
基本字义
  1. 不安靜:~市。熱~。
  2. 攪擾:~心。~騰。
  3. 戲耍,耍笑:戲~。~洞房。
  4. 發生(疾病或災害):~病。~事。~水災。
  5. 發洩,發作:~氣。~情緒。
  6. 生機勃勃,旺盛,聲勢浩大,熱火朝天地搞:紅杏枝頭春意~。~元宵。
英文翻译

英语 quarrel; dispute hotly

德语 lärmend, auslassen, an etw. leiden (V)

法语 bruyant,animé,faire du bruit,faire du tapage,troubler,souffrir de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1. 喧嚷、嘈杂。如:「喧」、「吵」、「当年的馊水油事件著实了好一阵子。」

  2. 生、发生。如:「闹饥荒」、「水灾」、「瘟疫」、「这屋子闹鬼。」

  3. 发泄、发作。如:「闹别扭」、「闹情绪」。《红楼梦·第五七回》:「宝玉听了一个『林』字,便满床起来。」

  4. 扰乱。如:「闹场」、「闹事」。《红楼梦·第六○回》:「偏那赵不死的又和我了一场。」

  5. 戏耍、开玩笑。如:「胡」、「闹洞房」、「别了」。

  6. 弄、搞。如:「革命」、「得大家不欢而散。」《红楼梦·第五七回》:「都是你的,还得你来治。」《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如今事情这么田地。」

  1. 扰嚷不安静。如:「闹市」、「闹区」、「闹哄哄」。

  2. 浓盛。宋·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词:「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

康熙字典
【亥集上】【鬥】鬧·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5

【唐韻】奴敎切【集韻】【韻會】女敎切,?音淖。【說文】不靜也。【廣韻】同?。猥也,擾也。【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以召鬧取怒乎。

又【白居易·寄翰林學士詩】貴主冠浮動,親王轡鬧裝。【薛田詩】九苞綰就佳人髻,三鬧裝成子弟韀。今京師有鬧裝帶,合衆寶雜綴而成,故曰鬧裝。 【類篇】或作?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不静也。从市鬥。奴教切文一 新附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nɑu˥˧ 日语读音 SAWAGASHII韩语罗马 LYO NYO现代韩语越南语 náo

客家话 [海陆腔] nau6 [台湾四县腔] nau5 [沙头角腔] lau5 [宝安腔] lau5 [客语拼音字汇] nau4 [梅县腔] nau5 [东莞腔] lau5 [陆丰腔] nau6 [客英字典] nau5粤语 naau6潮州话 nau7 nau6

鬧同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