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í]
部首 总笔画 18
笔顺 一一丨一一丨丨一一一ノ丶フフ丶丨ノ丶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24A8C
基本字义
英文翻译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4

【唐韻】【集韻】渠之切【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其。【說文】弁飾往往冒玉也。【徐曰】謂綴玉於武冠,若棊子之列布也。【玉篇】飾弁也。

又【集韻】或作璂。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弁飾,往往冒玉也。从玉綦聲。璂,?或从基。渠之切

『說文解字注』

(?)弁飾也。往往冒玉也。上也字依詩音義補。弁師曰。王之皮弁會五采玉琪。鄭司農云。故書會作䯤。䯤讀如馬會之會。謂以五采束髮也。琪讀如綦車轂之綦。按許謂以玉飾弁曰琪。與司農說同。後鄭則易琪爲綦。綦、結也。皮弁之縫中每貫結五采玉以爲飾、謂之綦。葢後鄭謂經琪字乃玉名。故易爲綦字。曹風。其弁伊騏。箋亦云騏當作綦。自用其周禮說也。許同先鄭說。往往、歴歴也。鄭云皪皪而處是也。从王。綦聲。渠之切。一部。


(璂)?或从基。

音韵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