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 (繁体:滄)
拼音 [cāng]
部首 总笔画 7
笔顺 丶丶一ノ丶フフ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6CA7
基本字义
  1. 暗绿色(指水):~海。~浪。~海遗珠(喻被埋没的人才)。~海桑田。~海一粟。
  2. 寒,冷:“日初出,~~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英文翻译

英语 blue, dark green; cold

德语 dunkelblau (Adj)

法语 bleu foncé,vert azuré,glauqu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cāng

〈形〉

(1) (形声。从水,仓声。本义:寒冷)

(2) 同“凔”。寒冷 [cold]

沧,寒也。——《说文》

天地之间有沧热。——《周书·周祝》

疾养滄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荀子·正名》

欲汤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汉书·枚乘传》

日初出,沧沧凉凉。——《列子·汤问》

又如:沧凉(寒凉;寒冷);沧热(寒冷与炎热)

(3) 通“苍”。水深绿色 [dark green]

如:沧流(泛指水流。因江水呈青苍色,故名);沧浪(水色青碧;又指水名,在湖北省境内)

词性变化

Cāng

〈名〉

州名 [Cang prefecture]。北朝东魏置。治所在今河北省盐山县与山东省乐陵县之间。唐至元因之,治所向北移至今河北省沧州市

常用词组
沧沧,沧海,沧海桑田,沧海一粟,沧茫,沧桑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沧”字头,请参考“滄”字。)
【巳集上】【水】滄·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古文〕??【唐韻】七剛切【集韻】【韻會】千剛切,?音倉。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

又東爲滄浪之水。

又河名。【水經注】濕水左會淸夷水,亦謂之滄河。

又湖名。【廣輿記】在韶州府樂昌縣。

又州名。【廣韻】後魏所置,蓋取滄海爲名。

又【說文】寒也。【逸周書】天地之道有滄熱。 亦作倉。【揚雄·甘泉賦】東燭倉海。

又【集韻】楚亮切,音創。與凔同。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寒也。从水倉聲。七岡切

『說文解字注』

(滄)寒也。周書周祝解曰:天地之閒有滄?。列子湯問: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仌部凔字音義同。从水倉聲。七岡切。十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sʰɑŋ˥

粤语 co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