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浸渍。
- 煮。
- 疏通;疏导。
- 水貌。
- 水清。
英语 to boil; to wash, to cleanse, to soak
德语 kochen, sieden ,reinigen
法语 plonger
详细字义
◎ 瀹 yuè
动
(1) 浸渍 [soak]
瀹,渍也。从水,龠声。——《说文》
汝齐戒疏蘥而心。——《庄子·知北游》
菅筲三,其实皆瀹。——《仪礼》。贾公彦疏:“筲用菅草,黍稷皆淹而渍之。”
(2) 煮 [boil]
不如西邻之瀹祭。——《汉书·郊祀志》。注;“谓瀹煮新菜以祭。”
以汤煮物曰瀹。——《通欲文》
兰台架列排曲瓢卷浆,乃羹乃瀹。——南朝宋· 鲍照《园葵赋》
又如:瀹茶(煮茶);瀹茗(煮茶);瀹祭(煮新菜以祭祀)
(3) 疏通水道,使水流通畅 [dredge]
禹疏九河,瀹 济漯而注诸海。——《孟子·滕文公上》
(4) 亦泛指引导使畅通
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文心雕龙》
又如:瀹疏(疏浚)
浸漬。《說文解字·水部》:「瀹,漬也。」《儀禮·既夕禮》:「菅筲三,其實皆瀹。」唐·賈公彥·疏:「筲用菅草,黍稷皆淹而漬之。」
煮。《玉篇·水部》:「瀹,煮也,內菜湯中而出也。」唐·李洞〈和曹監春晴見寄〉詩:「蘭臺架列排書目,顧洘香浮瀹茗花。」宋·蘇軾〈超然臺記〉:「擷園蔬,取池魚,釀秫酒,瀹脫粟而食之曰:『樂哉遊乎!』」
疏濬、疏通。《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明史·卷八五·河渠志三》:「淮、揚諸水所匯,徐、兗河流所經,疏瀹決排,繄人力是繫,故閘、河、湖於轉漕尤急。」
(一)之又音。
【唐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說文】漬也。【儀禮·士喪禮】菅筲三,其實皆瀹。【註】皆湛之湯,不用食道,所以爲敬。
又【玉篇】煮也。【齊民要術】有瀹雞子法。
又【篇韻】同鬻。謂內肉及菜湯中薄熟出之。
又疏瀹,開滌也。【莊子·知北遊】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
又潭瀹,動搖之貌。
又㶒瀹,水流漂疾貌。【郭璞·江賦】㶖㴸㶒瀹。
又【集韻】弋笑切,音燿。水淸也。 【集韻】或作?。
漬也。从水龠聲。以灼切
(瀹)漬也。此葢謂納於汚濁也,故廁於此。孟子:瀹濟漯。言浚治其污濁也。瀹與?同音而義近,故皆假瀹爲?。今人曰煠,助甲切。古人曰瀹,亦作汋。詳?部。从水龠聲。以灼切。二部。
国际音标 jyɛ˥˧ 日语读音 HITASU
客家话 [海陆腔] rok7 [梅县腔] jok8 [台湾四县腔] jok7 [客英字典] jok7粤语 joek6潮州话 央4(跃)
近代音 影母 蕭豪韻 入聲作去聲 嶽小空;中古音 喻以母 藥韻 入聲 藥小韻 以灼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沃部 ;王力系统:餘母 藥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