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义
- 同“鬥”。《改併四聲篇海•鬥部》引《玉篇》:“
?,當候切。争也。”
英文翻译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字头,请参考“鬭”字。)
【亥集上】【鬥】鬭·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4
【唐韻】【集韻】【韻會】都豆切【正韻】丁?切,
?兜去聲。【說文】遇也。【玉篇】爭也。【廣韻】鬭競。【禮·檀弓】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鬭。【孟子】今有同室之人鬭者。【疏】有鬭爭之者。
又姓。【左傳·桓六年】鬭伯比言于楚子。【註】楚大夫。
又【集韻】當侯切,音兜。交爭也。
又叶都故切,音妒。【郭璞·流寓賦】涉幽谷之高關,壯斯世之險固。過王城之丘墉,想穀洛之合鬭。
【辞源】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遇也。从鬥?聲。都豆切
《說文解字注》
(鬭)遇也。㬪韵。凡今人云鬭接者,是遇之理也。周語:穀雒鬭,將毁王宫。謂二水本異道而忽相接合爲一也。古凡鬭接用鬭字,鬥爭用鬥字。俗皆用鬭爲爭競,而鬥廢矣。从鬥斲聲。都豆切。四部。
音韵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