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ào]
部首 总笔画 12
笔顺 一丨ノ丶丨一丨フ一一一丨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68F9
基本字义
  1. 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2. 划船:“或命巾车,或~孤舟”。
  3. 船:~夫(船家)。归~。

     ◎ 同“”。

英文翻译

英语 oar; boat

德语 Handteller, Platte (Tischtennisplatte)​ (S)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zhào

〈名〉

(1) (形声。从木,卓声。本义:长的船桨)

(2) 同本义 [long oar]

桂棹兮兰枻。——《楚辞·九歌·湘君》

(3) 又如:棹竿(竹竿制作的船桨)

(4) 泛指船桨 [oar]

短棹沿洄野兴浓。——陆游《泛舟》

(5) 又如:短棹(短把的船桨)

(6) 指船 [boat]

发战棹东下。——《宋史·太祖本纪》

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徐彦伯《采莲曲》

(7) 又如:棹夫(船夫);棹郎(船夫);棹楫(船桨);棹影(船影)

词性变化

zhào

〈动〉

(1)[船] [row (a boat)]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陶潜《归去来兮辞》

(2) 又如:棹船(划船);棹力(船桨划水之力);棹舟(划船);棹卒(操棹行船的兵士)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1. 船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因饮酒醉还,舞向船曰:『何处觅庾吴郡?此中便是。』」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舡分开波中浪,搅碎江心月。」同「櫂 」。

  2. 借以指船。《文选·张协·七命八首之二》:「纵随风,弭楫乘波。」同「櫂 」。

  1. 划船、泛舟。《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或命巾车,或孤舟。」宋·苏轼〈好事近·湖上雨晴时〉词:「独小舟归去,任烟波飘兀。」同「櫂 」。

  1. 可放置东西的家具。如:「方」、「圆」。同「桌 」。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棹·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唐韻】同櫂。【謝靈運·登臨海嶠詩】鶩棹逐驚流。

又【類篇】直角切。【正字通】倚卓也。【楊億·談苑】咸平景德中,主家造檀香倚卓。

又木名。【南方草木狀】棹樹榦葉俱似椿,以其葉鬻汁漬果,呼爲棹汁。若以棹汁雜彘肉食者,爲雷震。出高涼郡。

说文解字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ɑu˥˧; tʂuo˥ 唐代读音 *djhàu日语读音 SAO KOGU韩语罗马 TO现代韩语越南语 chèo

客家话 [梅县腔] zok7 [宝安腔] zok7 | cau5 [客英字典] zok7 [沙头角腔] zok7 [客语拼音字汇] zog5 [海陆腔] zok7 cau6 [陆丰腔] zok7 [台湾四县腔] zok7 cau5粤语 zaau6 zoek3潮州话 zau6

近代音 照母 蕭豪韻 去聲 罩小空;中古音 澄母 效韻 去聲 棹小韻 直敎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沃部 ;王力系统:定母 藥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