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义
- 同“亙”。
英文翻译
英语 Variant of U+4E99 亙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字头,请参考“亙”字。)
【子集上】【二】亙·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4
【正字通】同?。月弦也。◎按《說文·木部》
?,竟也。古文作
?,从二从舟。二部,
?,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閒。獨恒字古文作
?,註从月。《詩·小雅》如月之恆。據此則去聲亙从舟竟岸,本義也。平聲恆从心亙聲,訓常,本義也。《詩》如月之恆,先儒以爲月上弦而就盈,取漸進之義,此借義也。讀去聲者亙字,加心轉平聲者恆字,形變音變,義因之而變,不相蒙也。謂恆从舟,亦从月,兩存備考可也,必存
?廢亙,《正字通》之誤也。欲存亙廢
?,遂謂《詩》如月之恆,恆當作亙,譌加心作恆。心部恆註謂《詩》不當將亙字譌借恆,則誤甚矣。
又《集韻》㮓字古文又作?,則从舟又从月矣。存以備考。
【辞源】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竟也。从木恆聲。?,古文㮓。古鄧切〖注〗?,古文。?,?,?。
《說文解字注》
(㮓)竟也。弓人注曰:恆讀爲㮓。㮓,竟也。大雅:恆之秬秠。毛云:恆,徧也。徧與竟義相足。從木?聲。古鄧切。六部。
(亙)古文㮓。按今字多用亙,不用㮓。舟在二之閒。絕流而竟。會意也。恆之字本從心從?。
音韵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