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iǎng]
部首 总笔画 8
笔顺 一丨フ丨ノ丶ノ丶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5169
基本字义

     ◎ 见“”。

英文翻译

英语 two, both, pair, couple; ounce

德语 zwei,Unze (S)​,Tael ( alte chinesische Geldeinheit )​ (Zähl, Wirtsch)

法语 deux (unités)​,once,taël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1. 量词:➊ ​ 计算重量的单位。公制一等于十分之一公斤;一台等于十六分之一台斤。➋ ​ 计算车辆的单位。《书经·牧誓·序》:「戎车三百。」通「辆」。

  2. 数目字,表一对、一双之意。如:「本书」、「姊妹」。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同居长干里,小无嫌猜。」

  1. 双方、彼此。如:「两败俱伤」、「模棱两可」。《三国志·卷一○·魏书·荀攸传》:「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

  1. 几、若干,表约略之词。如:「两下子」、「过两天再看看!」

康熙字典
【子集下】【入】兩·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6

〔古文〕㒳【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

又【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

又【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

又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

又【玉篇】二十四銖爲兩。

又【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

又【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

又【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

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詩·召南】百兩御之。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二十四銖爲一兩。从一;㒳,平分,亦聲。良奬切

『說文解字注』

(兩)二十四銖爲一兩。一字衍。禾部曰。十二粟爲一分。十二分爲一銖。律曆志曰。衡權本起於黃鍾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爲兩。二十四銖爲兩。按兩者、㒳黃鍾之重。故从㒳也。从一㒳。會意。㒳、逗。平分也。㒳小徐作兩。誤。今正。也字今增。此說从㒳之意。㒳亦聲。良奬切。十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iɑŋ˨˩˦ 唐代读音 liɑ̀ng liɑ̌ng日语读音 FUTATSU韩语罗马 LYANG现代韩语 량 양越南语 lưỡng

客家话 [客英字典] liong3 liong1 [陆丰腔] liong3 [梅县腔] liong1 liong3 [海陆腔] liong3 l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liong1 liong3 [东莞腔] liong3 [台湾四县腔] liong3 liong1 [宝安腔] liong3 | liong1粤语 loeng5潮州话 liang2 (líang) niên2/nion2(níeⁿ)

近代音 來母 江陽韻 上聲 兩小空;中古音 來母 漾韻 去聲 亮小韻 力讓切 三等 開口;來母 養韻 上聲 㒳小韻 良㢡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唐部 ;來母 唐部 ;王力系统:來母 陽部 ;來母 陽部 ;